返回第853章 帝国的抉择  明末逐鹿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3章 帝国的抉择第(2/2)页
军,最精锐的军队都在帝国腹地。
    把这些军队集结在一起,运往欧洲还让他们能保持巅峰战力,这就是一件需要多个衙门协调的事情。
    欧洲各国既然敢发动战争,他们必定有自己的倚仗。
    欧洲同盟军认为自己能战胜闽国,他们才会出兵。
    这些人作为主动的一方,他们总不会主动去送死。
    帝国的二线军队装备落后,训练也不充足。
    这些军队的作用主要就是镇压境内的反叛与土匪。
    借助完善的工事,拖住可能来袭的敌军。
    他们善守而不善攻,武器装备与战斗素养超不出闽军精锐太多。
    这次帝国出兵欧洲,不只是要胜,而是要以绝对的姿态大胜特胜。
    帝国要通过这样一场战争,让欧洲各国患上恐汉症,彻底打崩他们的信心。
    帝国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必须要出动最精锐的军队。
    战车与帝皇级战列舰,都需要在战场上,展现出它们的实力。
    帝国花费数千万两银币,研制并装备的武器,绝不是摆设。
    必须要让它们在战场上,表现出应有的价值。”
    皇帝苏河听完众位大臣的想法。
    他这才一锤定音的说道:“大都督齐刚毅老成谋国,以现实情况为基准,认为这场战争,应该出动帝国最精锐的军队。
    朕赞同这个想法,这场仗要打就打出帝国皇家军队的威风。
    让藩属国与欧洲各国,见识一下帝国的实力。
    通过这一场战争,至少要打出帝国一百年的霸业。”
    皇帝苏河说完自己的决定,他立刻下达数道旨意,让大都督府和内阁准备好这次的战争。
    总参谋长曲天本以为自己会表现得更好。
    他却看到大都督齐刚毅完全放弃之前的追求。
    他站在帝国的角度,认真分析怎样做,帝国的利益才会最大化,获得了皇帝陛下的青睐。
    总参谋长曲天不想错过这个机遇,他等到皇帝苏河下达完旨意之后。
    他立刻站起身说道:“陛下,臣认为还有一些需要补充的地方。
    帝国不是在路上没有与欧洲各国接壤。
    帝国与俄国接壤,俄国是欧洲同盟军重要组成之一。
    帝国之前因为后勤补给等因素,军队无法再深入俄国。
    一旦军队受不了俄国的严寒,或是后勤物资被切断,那将会遭受极为严重的失败。
    但现在铁路已经修到乌拉尔山口,汽车的出现,也让物资运输更加辨别。
    帝国可以尝试进攻华俄边境,牵制俄国大量的军队。
    俄皇总不能为了欧洲其他国家,丢掉自己的国家。
    这支军队的任务是佯攻,取得多少战果不重要,最重要的任务是拖住俄国的军队。
    阿拉伯地区帝国也应该有所动作。
    闽国一旦被欧洲各国盯上,他们必然会选择抽调各地的军队,用于防守西方防线的压力。
    奥斯曼土耳其肯定就能缓口气。
    他们在接受欧洲各国的蛊惑,看到闽国大溃败。
    他们选择出兵闽国,获取最大的利益。
    闽国那时候很可能遭受两面夹击,导致他们顾此失彼,彻底的灭亡。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那对于宗主国的损伤很致命。
    帝国能够牵制奥斯曼土耳其,闽国只需要应对欧洲同盟军的进攻。
    哪怕是丢掉欧洲的领土,他们核心领土埃及地区,借助帝国在苏伊士运河守军的帮助下,守下来不难。”
    皇帝苏河听到总参谋长曲天的建议。
    他认为这个建议有可取之处。
    牵制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这是战争一旦发生,帝国作为宗主国,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他们都是军队众多。
    虽然军队实力弱小,但却不把人命当回事。
    这两个国家的军队,那是非常好的炮灰。
    英吉利和法兰西以精兵压阵,让这两个国家的军队充当炮灰,消耗闽国的弹药。
    闽国是一个工业实力薄弱的藩属国,他们自产的弹药非常有限。
    一旦闽军失去了弹药,闽国本来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立刻就会崩溃。
    皇帝苏河立刻下道旨意,让总参谋部完善作战计划,调动不超过五个军的兵力。
    屯兵在边境地区,给与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一定的压力。
    让他们无法抽出太多军队,支援欧洲战场。
    一旦发现欧洲爆发战争,立刻就选择开战,牵制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总参谋长曲天听到皇帝苏河的吩咐。
    他脸上露出笑容,自己这个建议,不只是为帝国查缺补漏。
    防止闽国因为四面受敌,帝国没有准备好时,他们就已经灭亡。
    帝国的精锐军队,极度依赖后勤保障。
    参与欧洲战争,必须要有大后方,作为帝国皇家军队保障物资的转移中心。
    闽国如果灭亡,帝国可能会选择开辟另外的战场。
    还有可能是欧洲各国经历这场战争的淬炼,真的弥合各国之间的裂痕,成为一个强大的联盟。
    帝国远道而来,与这个联盟对抗,无法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帝国考量之后,大概率会选择撤军。
    总参谋长曲天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他只能查缺补漏,让帝国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
    皇帝苏河看向武英殿内的众多大臣。
    “关于闽国引起的欧洲战争,朕与诸位爱卿就讨论到这里。
    这场战争一旦爆发,那就按今日的准备措施开始行动。
    内阁与大都督府要密切配合,应该提前准备的事情,要顺畅的衔接好。
    哪一个衙门出错,朕将会追责到底,绝不姑息。
    太子苏蜀负责监督帝国的备战。
    准备出征的将领,要保持谦卑的姿态,绝不可骄傲大义。
    历史上的战争告诉朕,骄兵必败。
    哪怕是面对不如自己的对手,那也要拿出全部的实力,给予它致命一击。
    今日的御前会议这么长,散会。”
    皇帝苏河返回乾清宫,诸位大臣文武泾渭分明,他们根据亲疏远近,在悄悄讨论刚才发生的事。
    欧洲各国结成同盟,这已经是让人震惊的事情,稍加分析就会知道,闽国与欧洲同盟军的战事一触即发。
    帝国为了这场战争,预料到闽国可能会失败,准备介入这场战争。
    官员们走出皇宫,今日御前会议的内容,已经在小范围讨论。
    很多人不关心闽国会怎么样?
    一些有能力的人,他们更关注皇帝苏河提出再次分封的想法。(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