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2章 宁德时代  重生英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2章 宁德时代第(2/2)页
工作认真、能力突出的曾豫群,颇受陈唐华的赏识。
    在陈唐华的提拔下,曾豫群很快从基层员工晋升为管理人员。
    在新科的10年间,因出色的专业能力,曾豫群在成为了最年轻的工程总监,而且是第一位大陆籍总监,此时曾豫群才31岁。1999年,公司的领导梁邵康和陈唐华拉着曾豫群一起创业,ATL正式成立。
    创业初始,ATL几乎称不上有什么核心技术,只能购买专利。
    为了快速抢占市场,曾豫群带着700多万飞到美利坚,从贝尔实验室买下了一项锂电池技术。
    他满心欢喜地以为,靠着这个技术,公司一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他不甘心,飞回美利坚理论,可人家根本不认账。
    于是,他一头扎进实验室。
    曾豫群团队从研究电解质入手,通过测试优化方案,最终解决了聚合物电池反复充放电容易鼓包的问题。
    连贝尔实验室都攻克不了的技术难题,真让曾豫群搞定了!
    电池鼓包的问题解决后,2002年,一个美利坚客户找上门来,点名要用曾豫群的电池。这个客户,就是我们熟知的苹果。
    在苹果的背书下,ATL一炮而红,三星等大公司对其青睐有加,订单拿到手软!
    值得一提的是,荣耀电子也是ATL的大客户之一,他们的高端手机有部分也是使用的ATL公司的电池。
    不过在2005年的时候,因为缺乏资金,TDK株式会社投入1亿美元,收购了ATL 100%的股权,ATL成为TDK的全资子公司。
    TDK诞生于1935年,这家倭国老牌公司主要是开发磁性材料“铁氧体”——曾经的录音机、录像机等所使用的磁带,基本是TDK垄断的。
    被TDK收购不久,曾豫群等ATL管理层决定,成立动力电池团队,推动车载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
    但是,曾豫群的团队在ATL做汽车电池还是遇到了瓶颈。
    当宝马集团在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寻找电池供应商时,注意到了苹果在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ATL,并向曾豫群伸出了橄榄枝。
    但是,母公司倭国TDK不思进取,不愿意扩产投资动力电池,拒绝了宝马的合作请求,这是其一。
    同时,由于国家法规限制,外商独资企业无法生产动力电池,而ATL是100%的外资企业,不可能生产动力电池。
    于是曾豫群与另外一位宁德时代的创始人黄世霖决定再进一步,将动力电池团队从ATL完全独立出去,成立一家新的公司。
    不过虽然宁德时代已经从ATL脱离,但ATL依然持有其15%的股份。
    这一次天合资本出资从ATL的手中买下宁德时代的股份,曾豫群自然也知道此事,并且欢迎天合资本的加入。
    原因嘛,除了这笔股份转让能够令宁德时代的日资股份转为内地资本(天合资本)持股之外,天合资本还承诺帮助宁德时代扩大他们的用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