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6章 粮食太多了怎么办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6章 粮食太多了怎么办第(1/2)页
今年是大明德武五年,也是《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结尾收官的决战决胜之年。
    当然,由于德武一年朱富贵基本上都在领着土著钻山沟,打游击,所以所谓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实只有四年。
    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德武二年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还是太保守了。
    比如说,在《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大明将在德武五年十二月底以前建成150万亩以上的农垦区,以保障粮食自足。
    但截至目前为止,大明已完成新津军垦区130万亩,新黄河农垦区70万亩、新珠江(科罗拉多河)农垦区350万亩,中央大平原农垦区1700万亩。
    加上老百姓自发开荒耕种的零散耕地,共计耕地2700万亩。
    即便都以水稻直播、玉米粗狂化种植,大明如今农作物总产量也超过了1800万吨,人均5000斤!
    十倍于每人每年500斤的生物学需求。
    多出来的粮食主要是用来酿酒、喂猪养牛,转变为更高价值的肉蛋奶及副食品。
    剩下的粮食用来向左、李出口换取人口和其他资源,或者向南方政府换取西瓜、棉花和甘蔗。
    当然,处于极端贫困的阿兹特克大公国同样需要救济。
    粮食换可可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不过就算如此,还是有很多富裕的粮食,仓储成本很高。
    朱富贵只能含泪拿来向平台廉价出售。
    ·
    因此为了解决粮食产能过剩问题,朱富贵还是很重视胡雪岩的到来的。
    胡雪岩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红顶商人。
    关于他如何平步青云,如何快意洋场,又最终如何一夕之间轰然倒塌,革职抄家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如今李左之争并不存在,至少并不处于白热化状态。
    分别作为李鸿章和左宗棠钱袋子的盛怀宣与胡雪岩也能在对明人口贸易的纠纷之余推杯问盏,互为知己。
    晚晴一代商业传奇的落幕大戏是否会上演还犹未可知。
    不过在朱富贵看来,历史上由于左宗棠老迈失势,从而导致胡雪岩的失败,固然是因人废事,可至少也意味着中国数千年来士商关系依然稳固。
    高情商的说法,资本始终无法彻底绑架权力。
    低情商的说法,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
    “奸商谋利,病民蠹国”这句评语当然非常有失偏颇,但也不能说没有些许道理。
    资本与官僚哪个更容易走向堕落,这个还真不好说。
    至少站在朱富贵本人的立场上,天然对于大资本是抱有警惕的。
    当然了,你若问如今大明谁是最大的资本家……
    那自然是朱半国,朱富贵本贵了。
    在摘星台二楼的天(戊)字号会客厅,朱富贵会见了胡雪岩为代表的楚国公府代表团一行。
    说起来,这还是朱富贵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晚清历史名人。
    之前无论是李鸿章他们,还是杏贞儿,朱富贵也只不过是神交而已。
    即便是放宽到整个近代史上,朱富贵真正见着真人的也就森下拐回来的伊藤博文。
    枪打林肯什么的……
    比八百里外用手里剑射初代目还不靠谱。
    以朱富贵有限的经验来看,这些历史名人其实未必有多么强悍的天赋。
    就拿伊藤博文来说吧,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用的顶级秘书,但还达不到野史小说里智多近妖的程度。
    后世有种说法。
    为什么许多大老板特别迷信,不仅仅是对于神偶迷信,对于自己本人也特别迷信?
    比如说,有一个成功的地产商,因为心脏疼痛而夜挂急诊。
    医生判断病情严重需要立


第416章 粮食太多了怎么办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