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5章 明俄互不侵犯条约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5章 明俄互不侵犯条约第(1/2)页
解决的办法当然也有。
    那就是修路。
    从十堰到西安修建一条铁路。
    既可以运输陕北的煤炭进入长江水系,也能将大明的物资运输到秦地。
    然后自西安,出西岐,经天水、兰州,汉四郡,沿着河西走廊修建一条公路进入西域。
    不需要是什么水泥路,就是夯土印度级公路,可以通车即可。
    西安到十堰的直线距离只有200多公里,以大明施工队修建穿越大盐湖沙漠和落基山脉的太平洋铁路的经验,修建这条铁路不难。
    难的还是那条进入西域的公路。
    这样的大工程需要海量的民夫。
    正好西域遭受兵灾,甘陕的老百姓虽然有正宗揭阳老秦面,和正宗汉中传统美食猪脚罐头吊着,不至于闹饥荒,甚至还胖了点。
    但他们依然还是非常非常的贫穷。
    在后世,甘肃是全中国仅次于广西、贵州的最穷省份。
    这三个省的贫穷并非因为人民懒惰,而是三地极端的地形地貌导致的。
    甘肃是戈壁沙漠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
    老实说,想要在这个地方种地致富基本是不可能的。
    大明已经控制,并开始开发了大半个密西西比平原,未来还能开发东北平原和外东北地区。
    红河三角洲、南洋等地也是良好的粮仓和水果仓库。
    当然还有日本。
    不要小看日本的粮食产量。
    如果不发展工业,不建设密集的超大都市,靠着丰沛的降水、火山灰土地,以及雨热同期的优势,日本也是可以变成鱼米之乡的。
    而且现在以农学专家、联合国拍首席研究院沙琪玛为代表,一大批日本农学专家正在研究各种特色农产品。
    比如和牛,比如处女西瓜之类的,也成为大明百姓茶余饭后拿来消遣的零食。
    所以,大明的农业布局是广泛而全面的。
    粮食安全有着充分的保障。
    同时大明朝廷的性质也决定了,大明不可能出现英国政府与英国皇室那样的,英格兰粮食多得吃不完,爱尔兰人全饿死的惨剧。
    所以朱富贵并不打算在甘肃搞农业。
    倒是西域,有不小的潜力,可以适当开发一下,种点棉花什么的。
    大明第二生产建设兵团正在筹备当中。
    而甘陕的农民,朱富贵准备将他们分批次的,都变成产业工业人,先富起来。
    说句实话,想让江南富裕太简单了。
    就江南这个地理禀赋,想要不富裕都难。
    但是想要富裕甘陕就很难了。
    以目前的组织能力,可以完成的大概就是修路了。
    老秦人修秦直道,也算是专业对口。
    同时这也是以工代赈。
    虽说确实可以做到,但大明也不可能一直让大伙儿白吃白喝。
    参与生产建设,换取吃饱穿暖,还有余钱娶媳妇,这便是大明的新朝雅政。
    同时,为了协调这条至关重要的道路,大明设立了第一任甘陕总督。
    人选就是熟悉当地事物的赵喜柱。
    说是甘陕总督,暂时也兼管着西域的大小事务,地位等同于倭岛都护府都护席亚洲。
    等到日后理顺隶属关系,大明将重建安西和北庭都护府。
    当然,大明所谓的都护府都是直辖统管的,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特殊待遇。
    都护一职也不存在世袭的情况。
    之所以要取古名,只不过是朱富贵个人不太喜欢那个名字,明明是故土,为何要称之为新呢?
    还是安西、北庭听着比较亲切。


第565章 明俄互不侵犯条约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