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0章 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0章 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第(2/2)页
朱由检真的无法理解,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广为人知的福王。】
    【在人们的印象中,福王总是与贪婪和愚蠢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传言说他在被李自成俘获后,被制成了做成了福禄宴会。】
    【可以说福王是一个小丑般的形象。】
    【但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在农民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福王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般吝啬。】
    【他其实也曾慷慨解囊,拿出大量钱财来犒赏守城的将士和受苦的百姓。】
    【但是这些钱财从王府流出后,经过层层官员和太监之手,到前线将士手里的十不存一,绝大部分都被这些中间经手的人私吞了。】
    ......
    洪武年间。
    朱元璋愤怒得几乎全身都在颤抖。
    洪武时期的官员,哪个敢贪污!
    一旦贪污超过六十两银子,便是死罪一条。
    而且贪污之人还会被剥皮萱草,专门放在原先的官衙前。
    这样一来,以后到任的官员,每天都能感受到极大的震撼。
    不仅如此,他还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并且还鼓励老百姓举报贪赃枉法的官员,共同维护朝廷的清廉。
    可以说,在反腐方面,他的政策在历代帝王中堪称空前绝后。
    他一心想要为大明开一个好头,让所有的官员在他的管理下都能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的僭越。
    然而,谁能想到大明后期的官场竟然会沦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这让朱元璋感到痛心疾首,愤怒难平。
    “真是混账至极!”
    “军饷都敢贪!”
    “那些为大明出力的藩王,他们的钱财也都被这些贪官给吞了!”
    朱标见父亲如此愤怒,心中也是明白,他们只能为大明奠定一个开局,大明的走向终究要靠未来的皇帝。
    他们无法预见所有变故,也无法再做什么,只能尽量去完善惩处贪官的制度。
    他轻声安慰道:
    “爹,贪官固然可恶,但我们也需深思其背后的原因。”
    “是官场风气不正,还是皇帝过于纵容,亦或是制度本身存在漏洞?”
    朱元璋沉默片刻。
    官场风气和皇帝纵容,那他真的是鞭长莫及。
    唯有制度,他还能再度完善。
    “标儿言之有理。”
    “即日起,贪污四十两以上的官员,一律处以剥皮萱草之刑。”
    “同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对于被举报的官员,要仔细审查,也切莫冤枉清白之人。”
    ......
    永乐年间。
    朱棣也是异常愤怒。
    “朱姓藩王还是不乏有血性之人!”
    “而这些贪官,竟敢如此猖獗,肆无忌惮!”
    当然,他也深知,贪官盛行的原因,皇帝也难辞其咎。
    或许是皇帝被蒙蔽了视听,对贪腐现象一无所知。
    又或许是皇帝虽有决心,但手段不足,难以根除贪腐。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只能说明崇祯在治理国家上的无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