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买山  大宋茶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9章 买山第(1/2)页
剪纸,即对宣纸进行裁剪的过程,也包括看纸、盖印等前后关联工序。
    看纸,即对宣纸的检验,纸上的灰尘、杂质和微小瑕疵都逃不过剪纸工的眼睛。
    不合格的纸张将被抽出,回炉再造,重新变成纸浆,迎接第二次生命。
    剪纸,通常以五十或一百张为一个刀口。
    因此,一刀也成为了宣纸生产、流通中的一个特定数量称谓。
    剪好的宣纸将被盖上红印,表明纸张的规格、材质等信息。
    宣纸玉骨冰肌、绵韧洁白,独特的品质使它和艺术共生,与文化共存。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细分工序一百零八道,历时三年完成,这就是宣纸。
    李青很是大气,看过宣纸的制作过程后,直接一人送了两刀宣纸给江吟和苏山。
    江吟接过宣纸,拱手道谢:“多谢李兄,等我回了成都府,给两位寄蒙山茶。”
    她顿了顿,继续道:“只是都是些存货,数量不多,还望两位见谅。”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江吟倒真把这两人当朋友来看。
    他们虽也有自己的私心,但她自己也有不是。
    “蒙山茶?这可是好东西。”苏山眼神一亮道,“对了,徽州施行榷茶制,你要买的徽州茶可有买到?”
    “并未。”江吟摇头道,“徽州城榷茶制来的快而强势,这种时候我还是不去触这个霉头的好。”
    何况,这本就是她的一个借口,她并不是一定要买徽州茶。
    “那我给你分点。”苏山附和道,“你说的对,这种时候别去触霉头的好。正好我家里有些,可以给你分些。”
    那驿馆还被偷袭来着,若再去买徽州茶,被那监察使盯上也麻烦。
    他们这种普通商贾,还是不能跟官府硬碰硬。
    然而,江吟却摇头拒绝道:“多谢苏兄,但不必了。我本就买了些,足够了。等这边事儿了,我也该回去了。”
    “张兄何时走?”李青偏头道,“到时候我们给你送行。”
    江吟早一日回去,就意味着会早一日把他们的东西呈上御前。
    是以,他并不会过多挽留。
    江吟再次摇头拒绝道:“过两日吧,不必送我,过不了多久我还会回来的。”
    黄山毛峰她是一定要种的,等回去把蒙山的事儿了了,再搜集好证据把那三大家族送进去后,她还会再次回来的。
    至于赵盛谋反的证据,她当然也要寻。只是,这事儿一时半会儿解决不完。
    何况,她还打算去趟东京。去东京的时候先拐道来徽州,再去东京即可。
    江吟不愿意他们送,李青也不好说什么。
    索性很快也会再见,倒也不必执着于这些形式。
    几人出了造纸坊,便在泾县找了家特色的酒楼用膳。
    之后,李青带着他们在泾县逛了一圈,这才回李府。
    到了李府,李青便把府上珍藏的千年孤本找出来给江吟看,这让江吟对宣纸的认知又上了一层楼。
    在李府住了一夜,第二日他们便启程往雅州城赶。


第139章 买山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