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4.第364章 万万没想到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64.第364章 万万没想到第(1/2)页
第364章  万万没想到
    棺材盖,也叫棺材天,想把棺材盖撬开,其实是正经挺费劲的一件事。
    像这种有钱人的棺材,用的都是不易腐烂的木头,棺材板子的厚度,那也正经不是一般的厚。
    而棺材本身也涂有防腐的漆,况且眼前这个棺材,还有棺椁的保护。
    所以整个棺材看上去,那是一点也没腐烂,正经挺结实的。
    并且这种埋好的棺材,一般都是有七根棺材钉的。
    棺材钉,叫“镇钉”,也叫“子孙钉”,这个钉子那是正经不短。
    最重要的是,做这种棺材的木匠,技术那也是相当的精湛,整个棺材盖和棺材本身,挨的那是相当紧实。
    所以拿着钎子的王安,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林大江看着拿着钎子转圈的王安,突然劝说道:
    “小安呐,这玩意儿要不别开了,反正棺材里一般都没啥好玩意儿。”
    只听王大树说道:“这棺材罩子都整开了,还差一个棺材盖了?再说你咋知道棺材里一般没啥好玩意儿的?”
    林大江知道自己是说漏嘴了,不过还是解释道:
    “我也是听人说。”
    只见王大树白了林大江一眼,然后笑呵呵的说道:
    “你结婚前儿,我就看出你小子不是个物,还搁这跟我两装呢。”
    林大江讪讪一笑,却是啥也没说。
    王安没理会俩人的对话,而是对王利说道:
    “老五,伱把方镐递给我。”
    这时,王大柱闻言架不住劲了,赶忙对王安说道:
    “咋的?你还想把人家棺材劈开啊?”
    王安笑呵呵的说道:“嗯呢呗,我大大爷说的对,坟都刨了,也不差棺材了。”
    王大柱听到儿子这么说,似乎是想说点啥,却只是动了动嘴,啥也没说出来。
    其实王安之所以想要把棺材劈开,并不是贪图里面的钱财,而是王安发现,这个棺材不对劲儿。
    那就是,它太宽了!
    在东北,正常的棺材,都是60~70公分宽左右,哪怕用的木料再厚,那也超不过90公分才对。
    而眼前这个棺材,最少也得特么一米三四了。
    所以此时的王安十分怀疑,这棺材里面,压根儿躺的就不是一个人!
    要知道古代社会,有一种极为残忍的殉葬方式,那就是——人殉。
    也就是活人陪着死人去死!
    王安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种事情,让任何人听了,那都是特么的怒火中烧,恨不得屠尽其整个家族。
    王安对于明朝,其实是十分敬佩的。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要知道这句话,可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历代明朝皇帝都做到了这些,哪怕是末代皇帝崇祯,也从来没有投降一说。
    一个字,就是“干”,往死干,干不过拉基霸倒,自杀也不降。
    王安清楚的记得,明朝后期,人殉制度已经废除了,可这个棺材,为什么这么宽?
    要说同时王安也知道,清朝的时候,人殉又特么死灰复燃了。
    所以王安就是想一探


364.第364章 万万没想到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