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天价盐  流放后,老祖宗领族人富甲一方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6章 天价盐第(2/2)页
“先生”阿启瞬间红了眼眶,他们先生何其尊贵的人,为何要向下贱的农夫道歉。
    村民们见朱元瑞看着像读书人,而且态度真诚,脸色缓和了不少。
    有人出来解释:“这人叫陈水生,前两年在官家盐场做工,因为偷拿了点盐巴,被打断了腿。”
    “从此不能干农活,也没啥手艺,生活困难。”
    朱元瑞看着仍在地上默默流泪,对周遭毫无反应,沉浸在悲伤中的陈水生,叹了口气。
    官家盐场实在严酷,仅仅一点盐巴,就生生打断人腿,当今朝廷对盐管控太过严格,到了几乎变态的程度。
    他看了眼朱元瑞,知道是体面的读书人,指着撒在地上盐巴:“老爷您不知道我们百姓的苦。”
    “如今我们守着海,明明有取之不尽的盐巴,却只能买高的离谱的盐”
    “就撒了那一小包,就要500文钱!”
    男子伸出五根手指,愤恨的说道。
    500文对于大户人家,眼睛都不眨一下,但对于一般的农户,忙活一季粮食,能赚这些钱就不错了。
    何况是陈水生这样的困难户。
    他上前想搀扶起陈水生,可后者只是默默流泪,盯着手里掺了沙土的盐巴,这些盐也用不了了。
    朱元瑞没想到皇上登基后颁布的榷盐政策,竟然影响这么大。
    原来大晟朝百姓、商贾可以自由制造、买卖盐巴,市场上有井盐、湖盐、矿盐、海盐等等。
    产量大、品种多,价格并不贵。
    但皇帝登基后,与北地关系紧张,特别是准备对荻族用兵。
    军队所需的粮草、武器和军饷等激增,军费远远超过户部所能承受的范围。
    有大臣建议皇上采取榷盐政策,即国家专卖盐。
    大晟所有人不允许私自开采、制造盐,由官家盐场统一生产、销售。
    盐场对工人极为苛刻,工钱少工间长,严禁将盐带出盐场。
    为了敛财,充实军费,盐场销售的食盐极为昂贵,使的盐价翻了数十倍。
    盐是百姓日常必需品,这样的政策让百姓叫苦不迭。
    陈水生就是盐场雇佣的人,想着外面的盐太贵了,实在买不起,带一点回家用。
    结果被发现,当即被打断了腿,修养了一年才勉强能走路。
    朱元瑞看着陈水生,心里不好受,示意阿启拿银钱来。
    阿启虽同情村民,但他们都银钱实在不多了,犹豫后小声道:“先生,我们只有10两银子了。”
    他和先生以后要生活在这里,什么都需要置办,实在不宽裕。
    他们不像当地农民还有地种,只要不要到灾荒,吃饭不成问题。
    何况先生还要抓药治病。
    可他和先生既不会种地,也不会打鱼,以后生活都成问题,哪有钱给别人?
    “拿来!”朱元瑞神色严肃,厉声道。
    阿启吓了一跳,愣在原地,他跟着先生多年从未见过先生发火。
    陈水生虽不哭了,但眼神呆滞,没能从打击中缓过来。
    村民看出来朱元瑞囊中羞涩,可他们不能替陈水生回绝。
    正在僵持时,一个清亮威严的女声传来:“这是五两,收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