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二章论老狐狸之间的演技!【求订阅啊】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论老狐狸之间的演技!【求订阅啊】第(2/2)页
赵高目光炯炯,意味深长的道“虽然此遗诏是残诏,但我们可以完整呈现在众人面前。”
    “毕竟陛下从未发出过残诏,而且,此残诏也无人知晓。”
    “如此,在下以为,皇帝诏书如何,当定于廷尉与赵高之手,廷尉觉得如何?”
    “大胆!”
    李斯脸色突变,不由厉声喝道“赵高安敢如此胆大妄为,难道想被夷三族乎?”
    “廷尉之言,何其可笑?”
    “老夫身为治国大臣,一心谋国,有何可笑?”
    “廷尉既是谋国大臣,当为国之栋梁,此等危难之际,何不挽大厦之将倾?倘若赵昊兴兵北上,廷尉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大秦天下落于他手?早知如此,赵高何必冒死来咸阳,请廷尉弘扬陛下大治,何须背负夷三族的大罪?”
    “赵高!你想跟老夫同罪?”李斯愕然了。
    “廷尉迂阔守规,不纳赵高良言,赵高只能自己谋划,与廷尉无关!”
    赵高面无表情的道。
    李斯深深看了他一眼,思忖半晌,终于点头道“你先说你的想法,老夫再斟酌一番!”
    “王绾献三省六部制,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分割帝国权力,从今以后,廷尉再无大展宏图之机。赵高欲与廷尉同心协力,维持帝国原来的面貌,以廷尉权倾朝野,安邦定国!”
    “如何权倾朝野?如何安邦定国?可有方略?”
    “廷尉明察!”
    赵高拱手一礼“陛下生死不知,暂时不宜大动干戈,但是王绾监国,却不能再让他成行,否则赵昊与他里应外合,国之危矣!”
    “嗯,不错,你且继续。”
    “陛下若身死,拥立二世乃顺理成章之事。陛下若没死,坚守法治,推行法治,举凡对法治有疑虑者,对陛下有不敬者,皆不能成为太子!”
    “如此一来,不管我们怎么做,都有进退之路!”
    “赵府令一介内侍,居然有如此见解?”
    李斯有些惊讶的看着赵高。
    赵高冷冷一笑“廷尉莫非忘了,赵高也是精通秦律之人,否则陛下何故重用在下,又何故让少皇子拜在下为师?
    究其根本,赵高追随陛下三十余年,出生入死,屡次救陛下于危难,平心而论,若非陛下有意压制近臣,在下的成就不一定输给你们!”
    此话大有受压抑之后的扬眉吐气的意思,听得李斯颇为认可。
    “赵府令的才具,老夫素来没有意见。”
    “能得廷尉正眼相看,赵高死而无憾也!”
    “行了,废话就不多说了,先说正事。”
    李斯淡漠摆手。
    赵高连忙接口“其实,在下的目的很简单,南海那边尚不明确,我们将遗诏公之于众也无用,不如先夺王绾大权,再随机应变!”
    “如何夺权?”
    “赵昊在咸阳的时候,屡次与王绾饮宴,虽然赵昊将赵佗、任嚣宣扬成叛贼,但是,他囚禁陛下之事证据确凿,我们不妨以赵昊不尊秦法为由,牵连王绾,让他主动退出监国大臣之列!”
    “好主意!”
    默然少顷,李斯点了点头。
    “待监国之权落到廷尉手中,廷尉可派使者下南海,让赵昊护送陛下回咸阳,若赵昊安然将陛下送回咸阳,则说明赵佗、任嚣没有得手;
    若赵昊无法将陛下送回咸阳,则说明赵佗、任嚣得手了!”
    “可是,陛下若还活着,但无法回咸阳,我们又该如何?”
    “国不可一日无君!”
    “赵高!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李斯满脸惊愕的看了眼赵高,叹息道“自古以来,变更储君者,无不是国家危难,宗庙不作为。李斯纵有私心,也非乱命之臣,此等主张,李斯如何能答应?”
    “廷尉此言差矣!”
    赵高同样摇头叹息“大秦系于陛下一人之身,纵使陛下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也不会放弃这个天下,所以陛下不能回咸阳,对大秦来说,就是国家危难之际!”
    “这时候,我们不另立新君,搭救陛下,更待何时?”
    闻言,李斯突然明悟,言辞强硬地道“赵府令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打算让老夫拥立谁?”
    “少皇子胡亥,当为新君不二人选!”
    “什么!?”
    李斯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惊得目瞪口呆“你,你说让胡亥做,秦二世?”
    “廷尉知道扶苏,赵昊,却不知胡亥也!”
    赵高正色道;
    “虽然少皇子曾被陛下宠爱有加,但在下明白,廷尉对少皇子很是淡漠,根本原因在于赵昊太过耀眼,连扶苏都不能与之媲美;
    然,在下就事论事,比起赵昊胆大妄为,扶苏迂腐不堪,少皇子仁慈敦厚,重情重义,辩才出众,礼贤敬士;
    陛下诸子,除赵昊、扶苏外,无人能及胡亥,因此,胡亥可为太子,可继大位,请廷尉明断!”
    说完,再次拜倒在地,连连叩首。
    “荒唐!”
    李斯勃然大怒“老夫如何定夺!老夫只奉遗诏!”
    “残诏在廷尉手中,玉玺在赵高手中,谁当皇帝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乱臣贼子之言啊!”
    李斯喟然一叹,泪水不禁迷茫了脸庞
    “想当年,我李斯不过是一介布衣,有幸入秦,承蒙陛下器重,位极人臣,治国理政,封为通侯,子孙也高官厚禄。阁下之言,李斯无论如何不敢苟同,望阁下勿复言,否则,李斯翻脸不认也!”
    “廷尉试想一下,以胡亥的心性,若继承大位,敢不听廷尉之策?如此廷尉还有什么抱负不能施展?当年吕不韦如何?他若有胡亥这般言听计从的君主,会落得那个下场?你比吕不韦幸运何止百倍!”
    “哎——!”
    李斯悲叹一声,老泪纵横“希望陛下安然无恙,否则老夫只能认命了”
    “廷尉明断!”
    赵高一声哽咽,扑拜在地。
    他知道,李斯的心已经动摇了,只要时机成熟,李斯必定为他所用。
    那么,他为什么一定要找李斯呢?
    因为始皇帝亲自书写的诏书,已经被他还给了始皇帝。
    而李斯手中的诏书,是他模仿始皇帝的笔记写的。
    虽然可以以假乱真,但是终归有破绽。
    只有李斯这位代始皇帝起草过诏书的治国大臣,亲自篡改的诏书,才不会引起众臣的怀疑。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对李斯的了解,比始皇帝更甚。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道通禀声“主人,小朝会时辰快到了。”
    闻言,李斯瞬间抬手擦干眼泪,冷漠回应了一句“知道了,备车!”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