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六章嬴政:原来朕死后是这番景象啊!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六章嬴政:原来朕死后是这番景象啊!第(2/2)页
老夫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向陛下请辞了,以后会回到故乡频阳,安度晚年,朝中之事,老夫不会过问”
    说着,缓缓从座位上站起来,当着众人的面,佝偻着身体,一步一步的离开了甘泉宫。
    众臣见状,面面相觑,却没人上前阻止王翦。
    因为王翦早就有告老还乡的意愿,再加上‘始皇帝’驾崩之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不想操心朝中之事,也很正常。
    “好了,当务之急是国丧,老将军之事,容后再议!”
    李斯目送王翦离开,脸上并无过多的表情,只是淡淡的摆了摆手,便将议题重新拉回了正轨。
    这时,冯劫问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敢问杨将军,陛下临死之前,可有遗诏留下?”
    “这”
    杨端和迟疑了一下,将目光落在夏无且身上。
    却听夏无且道:“老夫冲进去救治皇帝的时候,唯有唐睢在陛下身边!”
    唐睢?
    众臣微微一愣,似乎对这个唐睢不甚了解。
    只见李斯当即下令;“来人,传唐睢!”
    “诺!”
    一名传令司马应诺一声,很快冲出大殿。
    过了片刻,唐睢就出现在了众臣面前。
    “唐睢,皇帝临死之前,是否只有你在身边?”李斯直接了当的问道。
    唐睢郑重其事的拱手:“当时刺客来得突然,陛下身边没有及时出现护卫,确实只有末将在陛下身边!”
    “那陛下临死之前,可曾留有遗诏?”
    “未曾.”
    唐睢摇了摇头,忽又话锋一转,迟疑道:“不过.”
    “不过什么?”
    “陛下在南海的时候,好像写过一道诏书,交给赵高封存于符玺事所!”
    “你确定?”李斯眯眼道。
    唐睢想了想,笃定道:“确定!”
    “既然如此.”
    李斯沉吟了一下,再次高喊:“来人!传赵高!”
    很快,赵高就涕泪纵横的来到大殿,失声痛哭:“陛下啊!您怎么就走了,风雨再大,有老奴给您担着,您怎么就舍老奴而去了.”
    “大胆!”
    还没等赵高哭声落下,一旁的冯劫就喝止了他,道:“此等国事场所,岂容你阉宦肆意妄为!?来人,依国法处置,杖脊五十!”
    “且慢!”
    眼见殿外冲来两名黑甲,准备将赵高拉下去行刑,李斯连忙开口阻止了他们,沉声道;“赵高!吾等在商议国家大事,不容你放肆,快将陛下是否留有遗诏之事,从实招来!”
    “是老奴知罪”
    赵高被吓得诚惶诚恐的行礼:“老奴回咸阳之前,陛下确实留有诏书给老奴,只不过,陛下刚写完诏书,叛军就攻来了.”
    “这么说,陛下的遗诏在你手中?”李斯追问道。
    赵高小心翼翼地答道:
    “当时情况紧急,陛下第一时间便安排老奴出逃,恐怕也是担心诏书落在叛军手中,而老奴也不负陛下所望,将诏书带了回来!”
    “嗯,事关国家,陛下确实会以大局为重。”
    李斯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接着道:“刚才唐将军说陛下的诏书有一道,可否准确?”
    “不然,陛下有两道诏书,一道是给长公子扶苏和蒙恬将军的,一道是给诸位大臣的!”赵高摇头说道。
    冯去疾皱眉道:“照这意思,扶苏和蒙恬也应该召到甘泉宫议事?”
    “不可!”
    还未等李斯表态,一旁的顿弱就率先开口道:“此两员重臣要谨慎,如今边境不太平,贸然召他们回来,恐生大祸!”
    “这”
    众臣闻言,顿时露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李斯眼睛大亮,暗忖顿弱今日怎么如此上道?莫非,他也有不臣之心?
    想到这个可能,李斯故作沉思的默然一阵,随后拍案道:“陛下东巡九原的时候就说过,九原乃大秦的国门,不可一日无将,目下,万里长城刚刚合拢,匈奴又屡次进犯,九原军压力甚大,九原将领皆不宜离开;
    冯右相但想,当年灭六国是何等的残酷,陛下都没让蒙公南下助力,更何况今日?
    假设匈奴那边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会不兴兵南下?届时,帅不在位,冯相可知其后果?”
    “不错,我也赞同李廷尉之言,是父亲的目光短浅了。”冯劫笑着附和了一句。
    冯去疾老脸一红,不耐烦的摆手道:“老夫也就那么一说,何需都来针对老夫,不召就不召嘛!”
    “此事本就应该提起,并非吾等针对冯相。”
    李斯摇了摇头,却是少见的耐心,扣着书案道:“不召两位重臣,并非不知会他们,老夫当同时发出官文,将皇帝驾崩之事,以及甘泉宫商议诸事,一并知会他们,若他们有异议,必有快书回复.”
    “行了行了,不需要再废话了!”
    冯劫挥手打断了李斯,道:“李廷尉深得陛下信任,我们也都认同你,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哼!”
    一直沉默不语的夏无且,忽地冷哼一声,沉着脸道;“冯公将这里当做了你的御史大夫府吗?”
    “怎么,你一个太医也想主政?”冯劫淡淡地揶揄了一句。
    “你!”
    夏无且气急,正与开口回怼。
    这时,一旁的李斯沉重的叹息一声:“当此国家危难之际,老夫如履薄冰,还请诸位见谅!”
    “李廷尉真是!”
    冯劫不满地站了起来,高声道:“陛下纵然去了,还有吾等老臣,这大秦的天难道会塌了?
    老夫今日就一句话撩在这:
    谁敢不从皇帝遗诏,谁敢不从李廷尉之命,老夫第一个找他算账!他娘的!大秦有国法,国法可依,什么危难之际,谁还敢造反不成?”
    “慎言!慎言啊冯公!”
    李斯连忙将冯劫按住,转身对殿内的众臣深深鞠了一躬:“李斯承蒙皇帝信任,诸公信任,不甚感激也!如今,只等皇帝尸身勘验完毕,宣读遗诏,老夫告辞!”
    说完,转身便欲离开。
    但就在这时,他的眼角余光忽然看到角落里的一道人影,不由眼皮一跳,诧异道:“汝是何人?”
    “嗯?”
    众臣微微一愣,旋即顺着李斯的目光看去,只见角落里坐着一位,面容陌生的小吏。
    却听那小吏惊慌失措的放下毛笔,颤抖着声音道:“下臣典客府,春禾.”
    “春禾?”
    众臣一愣,下意识将目光望向顿弱。
    “哦,这是老夫安排的典客府书吏,你们也知道,典客府不光对外有交际之权,对内也有记录之权,这是皇帝在世时交代的。”顿弱仿佛慢了一拍似的,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
    众臣听完顿弱的解释,恍然点头。
    其实,典客府的顿弱,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简单,他除了是三公九卿之一的典客,还是皇帝直属秘密机构黑冰台的统领。
    那所谓的典客府书吏,多半是记录大臣言行,上报皇帝的黑冰台成员。
    想通了关键,众臣疑心尽除,又将目光落在李斯身上。
    然而,李斯却深深看了春禾一眼,径自离开了大殿。
    “这个李廷尉,怎么胆子跟麻雀一样小?!”
    冯劫目送李斯离开大殿,不满地嘟囔了一声。
    身旁的冯去疾,喟然一叹;“要是李廷尉能接任王绾的丞相之职,恐怕就没这么多事了!”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陛下咋想的,留那王绾站着茅坑不拉屎!”
    “哈哈哈——!”
    众臣轰然一笑。
    “.”
    春禾的眼睛眯了眯,不动声色的低下了头。
    原来朕死后是这番景象啊!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