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0章  我那凭兵法上位的将军童养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第(1/2)页
一篇策论,洋洋洒洒数千字,将如何治藩王说的天花乱坠,可实际上都是一些表面的功夫,真正有用的东西不过二三条。
    “可取。”看完之后,季廉并未给出评价,只是点了点头如此说道。
    虽然大多是一些假大空的话,和大部分无用的举措,但是能有二三条能用的,已经是不容易了。
    放在这次乡试的学子当中,那就是属于上乘,毕竟就算是朝堂上,真正在治国上有建树的也不过寥寥几人而已。
    季廉又将目光落在手中的卷子上,其他的卷子他都不怎么在乎,但是这篇疑似是顾川的卷子,他却不能不在意。
    “藩王自重,何以治之?”
    “自古藩王之制,乃帝王定国安邦、镇抚四方之大略也。
    然岁月迁延,藩王自重之弊渐露,于国家之安定与发展,潜藏祸端。
    今余欲穷究其弊,并陈治理之方。”
    只看着这个开头,季廉目光便是一亮,没有什么假大空的话,直抒其意,简洁明了,这才是一篇好策论的模样!
    再往下看去。
    “藩王之疾,莫甚于危中yang集权也。
    忆往昔,大玄皇朝之季世,百国之乱岂非藩权过盛所致乎?
    纪王私铸钱币,贩盐积财,终联合他国藩王以叛。
    此类事迹,历历在目,足为后人鉴戒。
    藩王拥兵自重,异志萌生,即成国家之大难。
    又,藩王聚财过甚,亦为国之隐忧。
    前朝之时,藩王广占田土,甚而干涉地政,致使民生凋敝,百姓苦之。
    如宸王杨陵,倚藩位以聚敛无度,积反叛之力。
    若非宰相于敬之及时镇抚,大乱岂可免乎?
    又,藩王分地而治,国家分裂之虞,亦不可小觑。
    昔日大苍皇朝,群雄竞起,各自称王,致国土崩析,百姓流离。
    此等割据之状,多源于藩权或地方势力之过度扩张。
    藩嗣之争,亦为国家动乱之源。
    如我朝隆道之世,夺嫡之事,岂非因皇位承继所起乎?
    虽先帝终得大宝,然其间纷争动荡,于国家安定影响甚深。
    针对藩王之疾,吾陈削藩之策如下……”
    季廉看着看着,目光便是越发的凝重起来,这寥寥的数百字,便将藩王的弊端写的清清楚楚。
    并且,这每一处弊端,都以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加以佐证,让这一言一语更加有说服力!
    且最后一言,何以治藩王?
    唯有削藩一途!
    “削藩……”季廉蹙着眉,面色凝重的往下看去,他已经现在能够确定,这篇策论的作者是谁了!
    除了那有圣人之资的顾川,只怕这次乡试的学子无人有这般的才情!
    那,这位未来的圣贤,有何削藩之策?
    “一、制限藩权。
    宜明定藩王之权域,防其干预地政,保朝廷对地方之绝对统御,又宜增监藩之举,一有其越权之行,即行止之并施惩。
    二、更革藩嗣之制。
    为避嗣承之争,宜定明嗣法,如嫡长承嗣之例,又,若无嗣或嗣幼,朝廷可指定承者,以确保藩位平稳传递。
    三、减削藩王之财力。
    应限其占田之数,防其财货过聚,又当激劝藩王封土于功臣武士,以分其经济实力,更可借税


第290章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