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还是买葡萄架第(1/2)页
人人都说收入少,又几乎人人有车。车自何来呢?一个谜。以大学校园为例,连月入银两不过三四千的讲师都有车,而且大多是看上去蛮气派的车。博士学位,大学讲师,洒满晨光的讲台,俊男靓女启明星般的眼睛,出门直奔犹如正在产卵的大马哈鱼般乖觉的新款小汽车……难怪总有毕业或没毕业的女硕士、女硕士生托我为其在校园物色男友。前不久我笑着答复:物色好车容易,物色男友不容易,又一个谜。
总之校园里小汽车太多了,而且比人还神气活现。有时我真怀疑“大马哈鱼”们不再乖乖产卵,而径自游上讲台开口讲课……
受此感染和诱惑,我也想弄一辆。一来风中雨中雪中尘霾中等校车绝不令人欢欣鼓舞,二来润笔银两也有若干。买玛莎拉蒂、梅塞德斯·奔驰或高档沃尔沃自然捉襟见肘——我猜想全世界没有哪个教授不捉襟见肘——但买二手车本田·思域或国产奇瑞笃定银货两清。借用村上君的说法,在大都会街头开梅塞德斯·奔驰和开本田·思域有何区别!
然而归根结底我没买小汽车,而用买车的钱买了一架葡萄,或一座葡萄架。理由非常简单。你想,坐在小汽车里手握方向盘直勾勾眼望红绿灯,同坐在大葡萄架下手捧一杯清茶悠悠然眼望夕晖相比,哪个更惬意更有诗意?
大约一年前的事了。我在故乡小镇散步。心血来潮地走去镇郊母校,回来路上越走越热,走得格外慢。几垄齐刷刷的红高粱,两排金灿灿的向日葵,一片雄赳赳的玉米田,一条光闪闪的小溪。白粉蝶,蜻蜓,蜜蜂,知了懒洋洋的叫声。时值近午,阳光火辣辣倾泻下来。就在这时候,路旁院门内一大架葡萄吸引了我的目光。重重叠叠的枝叶泼墨般投下一地浓荫,俨然绿色的防空洞,清凉,幽深。听得里面有说话声,我推开虚掩着的院门走了进去:“这葡萄架可真凉快啊!”“你买就卖给你哟!”“连房子院子?”“那当然。光卖葡萄架怎么卖啊!”我穿过葡萄架往前走。正房三间,耳房一间,红瓦,白墙,塑钢窗。整洁,端庄,光朗。尽头小仓房前几丛紫色的九月菊开得正欢,风姿绰约,楚楚动人,极具初秋风情。问价,
买车还是买葡萄架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