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君子防未然不如嫌疑间第(2/2)页
慎,避嫌疑,远祸端,遵礼法,以免被人诬谤、猜疑。是当时下层或仕途不顺的人士,惧祸免灾的一种心态反映。
后四句,主要是通过赞美周公礼贤下士的一些典故,对统治者或官宦应当勤奋谦谨,一心为民,任人唯贤,不要贪腐发出的声音。
“周公”西周初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家,姬姓,周武王之弟,名旦,亦称叔旦。武王灭商之后不久他去世,而他的儿子成王还在襁褓之中,于是周公便代成王摄政事。成王长大了,周公便还政于侄儿成王,但他仍担心成王年轻无知,耽好逸乐,荒废国事,他便未雨绸缪,作了《多士》、《无逸》、《大浩》等篇言论,告诫年轻的成王。
周公的言论主旨是,君子处于官位,为国执政者,一定要知道小民稼穑的辛劳苦衷,不要逸予玩乐。周公之言云:“我乃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我于天下人亦不贱也。”然而我“吐哺不及餐”,为了节约小民的粮食,口吐食物以停止用新餐。“一沐三握发”,为了节约水洗浴一次,将头发挽起来。后世称赞周公为圣贤。(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