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远之蓬莱山仿佛见众仙第(2/2)页
曹植这样写,并不是说明他相信方术之士,人生长生不老的邪说。他和其父曹操,其兄曹丕都不迷信方术之说,以为那些玩艺不过是调侃玩笑。为此,他有一篇专门论述道家神仙方术的文章,名为《辩道论》。曹植指出,方士专门传授“长生之术”制造所谓“不死之药”,这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神仙道,在秦汉甚为流行,求仙,问道蔚成风气,曹植这篇论文揭露了神仙方术是虚妄不可信的,批判他们单靠呼吸炼气,就能活三百岁。据史载:秦始皇迷信神仙,于是方士等向其上书说,海中有三神仙,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住。与童男女求之,于是秦始皇迁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但终未得。曹植这篇《辩道说》以秦汉以来大量事实作例证,揭露了方士的虚伪性,欺骗性。
《升天行》的第二首诗是写神话里的灵树。“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木。十洲记云:(十洲记说仙人居住的十个岛)“扶桑在碧海中,树高数千丈,一千余里,两干同根,更相依倚,日所出处”。“朝阳谿”,乃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山谷名字。“中心”指大树的本干。“布叶”繁盛的指天空。“日出”指太阳是升于树杆的东方,黄昏时消逝在树枝的西边。“阳辔”指日车的鞭绳。在神话里传说中的太阳,是装在车上的,是用6条龙牵引的,那个赶车的人叫羲和。
《升天行》这两首诗,曹植既然是反对,不相信方术之士,为什么他的第一首诗又那样表述可慕神仙,期延寿命呢?显然是别有寄托,它是表现了作者对恢廓、自由、美丽的生存境界的追求。寄寓了作者无法泯灭的痛苦情绪。于是便在寞想绚丽华妙的蓬莱仙境中去寻求解脱,在乘龙直插云天中遨游,在苍天扶桑叶盖天际的壮阔恢宏之景中自我陶醉,但悲情痛苦,还是从字里行间中隐隐约约的透露出来。(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