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长江之水浩浩荡荡金戈铁矛树海山林第(2/2)页
陵(今扬州市)。东汉光武帝改为郡。“汤汤”江水急流的样子。“玄甲”即铁制的铠甲,被耀日照射闪闪发光。接着轻藐地说:谁流江水宽,一叶芦苇就可以过去。《诗经·卫风》有“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句,丕诗由此句而来。
“不战屈敌……”两句,《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曹操在《孙子注》中亦有“来战而敌自屈服。”而曹丕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交手的强敌东吴,乃戒备森严,无隙可击。
“古公”即周太王,古代周族的领袖。亦称古公禀父,乃周文王的祖父。因戎狄族威逼,由幽(今陕西甸邑)迁到歧山下,建筑城廓家室,设立官吏,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使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剪殷商”古公的重孙姬发(即周武王)讨伐商纣,最终灭了商殷朝建立了周朝。
“孟献”即孟献子鲁国大夫,作为鲁国将领参战。建议在虎牢营造城池,以威逼郑国,意见被采纳,最终使郑君降服。“虎牢”春秋时为郑国传邑,在今河南荥阳记水镇。“稽颡”一种屈膝下跪,以额触地的拜见礼。而后用于请罪,投降惶恐服罪。
“兴农淮泗”指我在淮泗屯田(实系曹操在世时建设的)。至徐州一带筑起铜墙铁壁,吹嘘自己运用权谋策略,“六军”使全军将士快乐安康。“东山”诗,指《诗经》中的诗,描写出征将士战争结束后,回乡途中感触的诗。曹操在《苦寒行》中亦有:“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之句。
实际上曹丕这次出征东吴,并不像他诗中写的那么好。适逢天气寒冷,水道冰封,船舰不能入江,曹丕不得不下令班师。在曹军归途中,还遭到吴军突袭曹丕的御营,使其受到一次惊吓,这也是曹丕最后的一次征伐。(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