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回高台多悲风转蓬离本根  建安风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回高台多悲风转蓬离本根第(2/2)页
听到他的哀鸣声。诗人翘首想念远方的亲友,想托大雁带封信息,但孤雁不理解,翩然疾飞而去,使诗人绝望之际倍感“伤我心”哀愁。
    《杂诗》第二首题目:转蓬离本根。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这一首和《吁嗟篇》相似,以转蓬自比,鸟迁徙飘荡和离群的痛苦,此外还多一层贫困之苦。曹植在“迁都赋”序中曾说自己“号则六易,居实三迁(此说上一回已有故简化),连遇瘠土,衣食不继”。是说多年来“决然守空,饥寒备尝”。
    “回飚”指大旋风突然刮起,将他吹进云天中,高空无终极,“天路”漫漫难尽穷。“游客”类似我这样的游子,和“捐躯”征战的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衣服破烂的不能“掩形”.而是靠“薇藿”充饥,“薇”属于羊齿类的植物,野生。“藿”是指豆的叶子,这两样都是贫困人所吃的东西。曹植虽属王侯,但与游子、征夫无大区别。曹植在《迁都赋序》中说“连遇瘠土,衣食不继。”转封东阿王侯,他在谢表中说:“桑田无业,左右贫穷,食裁糊口,形有裸露。”这既是对自己自嗟生活困乏,也是对文帝和明帝父子,对诸王限制极为刻薄的控诉。(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