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回临东阿植登鱼山有终焉遂营为墓第(2/2)页
比较富庶,自古享有盛名的阿胶枣,黄河大鲤鱼都是闻名遐迩的特产,笔者战争年代,在鲁西南工作时,多次从此地往返于黄河南北。如今东阿阿胶已发展为系列产品,且畅销于国内外。
“初,植登鱼山”显然曹植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喟然”叹息的意思,遂产生了“终焉之心”,死后的安排。确定“遂营为墓”学习他老爸曹操“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薄葬规定。曹植死后,魏太和七年(公元年)建立了曹植墓,现刻有“东阿王曹植墓碑”七个大字。鱼山并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思王植传》最后一节,第三层的原文为:“景初中诏曰:(即为明帝景初一年)“陈思王昔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且自少至终,篇籍不离于手,诚难能也。……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余篇,副藏内外。”魏明帝当政后,对身为嫡亲的叔父曹植,在礼节、待遇上时给以照顾。在他等待参与第二年正月“元会”大典时,明帝因其多年僻居远藩,不曾朝会京城的曹植,让他遍游洛阳的楼阁、名胜古迹,还赐以御食等。太和六年二月,徙封为陈王。“陈思王”乃植死后朝廷
之为“思”,意即昔虽有过但能追悔思改“克己慎行”。明帝并令人为他的作品编过集子,即“撰录”,植的遗作。因此,后世之人亦称曹植为“陈思王”。(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