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回七子之冠冕王桀(上)  建安风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回七子之冠冕王桀(上)第(1/2)页
王桀(公元177—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今山东邹县西南)。王桀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文心雕龙·才略》称他为“七子之冠冕”。他能诗善赋,诗以“七哀诗”为最有名,现选其第一首如下:
    此诗是他由长安避乱,赴荆州时写的途中所见:“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生死处,何能两相完。”诗中通过“白骨蔽平原”概括描写和弃子饥妇的特写手法,揭示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凄惨景象。人们读之不禁掉下泪来,喟然伤心肝。
    此诗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军阀混战所造成的凄惨景象,怵目惊心,是东汉末现实的真实写照。
    王桀的词赋写得相当出色,现举出他赋中的名篇《登楼赋》,此赋是他滞留荆州登当阳城楼作,写他看了异乡风物之美,引起他思乡怀土之情:“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读之深切感人。
    《中国文学史》评论此篇赋时说:“表现了作者处于乱世,壮志不得伸展的沉痛感情:惟明之逾迈兮,似河清其未及


第九十二回七子之冠冕王桀(上)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