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回与“七子”并称才华著称的蔡文姬  建安风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回与“七子”并称才华著称的蔡文姬第(2/2)页
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在滞留北匈奴的漫长岁月里,又无时不为思念亲人和乡土的感情所受煎熬:“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幸而得以归国了,却又要和亲生的子女痛苦的别离。
    诗曰:“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侧,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情具有五脏崩裂之痛,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摸,当发复回疑!
    这首诗虽然中心是写诗人自身的遭遇,但在那个**的现实中,遭遇这样悲惨的命运的还不知有多少。所以,它是通过一个人的遭遇,反映了汉末**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命运,同时也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恶。《悲愤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现实主义的,它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表现各种场面,使人犹入亲临其境,目睹其人,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姬归汉后,曹操令她完成《续汉书》的工作。蔡文姬为曹操思慕贤才的精神所感动,毅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为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努力工作,并做出了杰出贡献!郭沫若同志曾赞颂蔡文姬这种“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崇高品质。(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