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6-127、查抄包衣 整顿内务  红楼之清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6-127、查抄包衣 整顿内务第(2/2)页
,打着皇家旗帜招摇的包衣旗世家,散了。
    原本私下里结盟的其余包衣旗世家一时之间被康熙的雷厉风行给镇住了,这轮抄家来的突然,他们惊慌之余也不去想着求情支援什么的了,一个个缩在壳儿里,生怕下一个被抄的就是自家。贪墨啊,谁家没干过这事啊!
    不过很快的,梁九功便领了旨意到一大群内务府管领面前训斥了他们一顿,既是敲打也是安他们的心。
    这回针对内务府的一番杀鸡敬猴。康熙心里也很无奈,包衣世家彼此之间牵扯众多。想要连根拔起却是不行的,只能时不时地敲打一番。最叫康熙难过的。莫属李家了。李煦曾是自己的年少时的玩伴,自己信任他,便叫他领了杭州织造局的差事。没想到……
    心口处的疼痛愈发明显,康熙自怀里掏出一个银锡小酒壶,轻抿了两口。这是苏合香酒,专治心绞痛。
    再想起黄敬说要调查的那件事儿,康熙真真是觉得心累啊……
    虽说内务府的这些奴才贪的东西确实是多了点,不过皇家还缺那点子金银珠宝吗?很多人都在猜测康熙怎么突然想起来拿他们开刀了呢?有人就想到了太子爷的奶公,现任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有那关系比较好的,便找了凌普探口风,万岁爷这是想干啥啊?不承想,凌普此时正气怒交加的整理自家门风呢,却是没空搭理旁人。
    这一轮抄家的幕后实情,太子念及奶娘奶公一家对自己的忠心,倒是跟凌普提了那么一下下。凌普感念太子爷对自家信任的同时,却也只是将信将疑。这可能吗?谁这么胆大包天的敢绕过自己,去跟别的人家投诚?活腻歪了吧……
    不承想回家那么一查。还真叫凌普发现家族庶支旁系的那些腌臜猫腻事儿来。凌普当下就怒了,关起门来就嚷着要清理门户,任谁都拦不住。所以,此时的凌普实在不耐烦去应酬旁人的那些话里机锋。旁敲侧击。对于凌普来说,当务之急却是要把自己家族的那些下作玩意儿留下的那么些个烂摊子给收拾干净咯……
    永和宫的德妃听到这事的时候,心中“咯噔”了一下。叶家与李家。是乌雅家联系最深的两家包衣旗世家,另外两家虽与乌雅家有亲。到底比不得叶家和李家。尤其是李家,杭州织造局那个位置可是真真的肥差。不仅是因为那个位置油水丰厚。还因为织造局本身还肩负着皇帝在江南的耳目一职。当初乌雅家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叫李家对着自己投诚。德妃本想留着李家,将来好为十四铺路的。只要织造局那边作鬼,在江南一带传出些关于太子或是其他哪个皇子的什么话来,康熙绝对不怀疑其真实性。到时候……借刀杀人什么的,德妃素来是喜欢走这步棋的。
    可惜,如今她步下的这最重要的棋子被废了,自己在深宫中的最大暗势力也被去了一大半,以后无论是对后宫外朝的消息传递亦或是永和宫领到的物品份例只怕都会不如以往便利了。
    更有甚者,德妃非常担心那些被送到慎刑司走了一趟的人。不知道这些人中,有没有那嘴松的,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那些年自己的那些事儿,若是叫康熙知道了一星半点儿,怕是把乌雅氏全族填进去都不够的……
    德妃忧心积虑之下,竟就这么病倒了。
    这回,康熙倒是并没有亲自去永和宫探望,只打发了人看一眼,这人还不是梁九功,只是梁九功的干儿子魏珠。那魏珠来了之后,对着德妃也不过只是面儿上恭敬,并不见对永和宫有什么亲近的,只是嘱咐太医好好给德妃医治而已。
    德妃气恼魏珠一副小人得志的猖狂样,又忧心康熙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所以才放任这奴才这么样的对待自己。一气一忧之下,病情倒是愈发的重了。
    紧接着还没过两个月的时间,黄敬在一天深夜求见康熙,没人知道是为了什么事儿。唯有梁九功知道,那天夜里黄敬走了之后,康熙将乾清宫里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一个遍。
    这天之后,内务府七司三院的各个管领,除了慎刑司的,其余纷纷被调职。原在广储司任职的,被调去了上驷院,原在上驷院任职的被调去了掌仪司,原在掌仪司任职的却被调去了庆丰司,等等。会计司和武备院的管领,更是直接被换成了康熙的心腹太监。慎刑司的管领原就是黄敬手底下的暗卫,倒是仍旧领着原职。
    这番动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前前后后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等着这些全都做完了。康熙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起太医院了。除了原来专门给皇帝和皇太后看诊的御医不变,太医院所有的太医被分成了三班。每班三组,每组皆有善长各科的太医值班。后宫嫔妃病了也不能再如以往那般,去传唤她们自己想要的太医,而是看当天是那组太医值班,轮到哪组值勤就哪组太医出诊。然后出诊的太医要留下脉案,再有左右院判签字佐证,日后若是出了差错,一对脉案便知。如此便隔绝了后宫嫔妃勾结太医院谋划算计的可能。
    另外,太子领着九阿哥等还联名提出了一些有关太医院的奖惩制度。除了看太医们的一年的表现外,还有针对于他们研制出好的药方及成药这方面的奖励。九阿哥甚至提出可以将这些药方出成医书。流传天下,研制出来的成药内务府也会拿来做成药卖了出去,太医们可以从中得到所得利润抽成,其余的利润一方面补上他们研发药方成药时的损耗一方面做为太医院奖励资金一方面收入国库。
    名和利都有了,稍有点头脑的太医更不会轻易趟进后宫争斗里面,就算做了也逃不过追查,签名、画押、医药分开……这些都是证据。
    整顿完了太医院之后,趁着众人还在云里雾里恍惚着没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康熙又下了一道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自今日起,后宫中凡有承宠之宫女子,位份最高准至贵人,然其家眷亲属。为避嫌故,凡有居内务府要职者一概免却差事,给予闲差!凡出身包衣之男丁愿从军者。从最低士兵做起,军功累积到将军品级者可抬出包衣籍。军功封候者可将其家人抬籍。同上,为避嫌。抬籍家人不得在内务府担任差事。”
    这道旨意一出来,内务府中的管领主事们面上的表情精彩至极。有的人兴奋惊喜还有:凭着军功抬旗,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像是康熙奶娘家的大儿子,叫贾赦的那个,可不就是凭着军功一家子被抬进了正白旗,端的是光宗耀祖。
    还有一些人却是失望至极。这些人家里都有女孩儿在宫里当差。那些女孩儿可是以德妃为榜样的,想着有朝一日能承蒙圣宠,得了皇子好母凭子贵的。如今却是好了,这些女孩儿就算得了圣宠一辈子也只是贵人位份,连嫔都混不上,这样的话,日后便是有幸得了一儿半女的,她们自己也是没有资格抚养的,倒是白给别人做了嫁衣。
    永和宫里,躺在病榻上的德妃,听说了这一道旨意之后,心里顿时冰凉。这、这道旨意……那些事情,怕是万岁爷已经察觉到了吧……
    “额娘,额娘……”原本心死成灰的德妃,耳边渐渐传来十四阿哥的声音。
    自德妃病重,原本还嫌德妃小心眼儿爱争斗的十四阿哥,倒是天天来永和宫报道,陪着德妃说话。
    原本已经渐渐失去神采的双眸,又重新变得晶亮起来。德妃破败的身体中,泛起了勃勃生机。十四,本宫还有十四。为了十四,本宫也不能就这么倒下去!为了十四,本宫一定要把这天下最尊贵的位子留给十四!
    德妃的心思重新转了起来,当年的那些事儿,自己做的极隐秘。虽然有旁的家族牵涉其中,自己也只叫那些人各自只负责一部分而已。况且,当年参与进那些事儿的人,如今已经死的死,疯的疯,还有那年老出宫的,远走他乡的……万岁爷未必能找到足以证明自己做了那些事儿的证据……
    只要本宫不死,便有将这一切翻盘的机会!
    本宫绝不会甘心就这么认输!!
    燕子坞,莲花池,九曲流觞亭
    这天天气正好,贾敏便叫人将饭摆在九曲流觞亭,全家人围着吃了饭,又喝着茶,听林如海说了些朝上的事情。
    “怎么突然就想起来要整顿内务府和太医院了呢?”贾敏疑惑的问道,黛玉这是满脸的好奇。
    林翰倒是心里想到了什么,只是什么也没说,只是闷头在那里剥糖炒栗子,剥了壳儿的栗子被他放在一个小玉碗里,不一会儿便装满了小碗。他这才将那小玉碗伸手递给坐在自己对面的黛玉。
    “谢谢哥哥。”黛玉笑颜弯弯的道了声谢。
    “翰哥儿觉得呢?”林如海没有直接回答贾敏的问题,倒是考校起林翰来了。瞧这小子的神色,就知道他定是有个什么想法。
    “还能是为了什么?肯定是因为后宫的阴私手段叫万岁爷知道了呗。”林翰撇了撇嘴,道。自己没穿过来以前,也是看过一点宫斗剧啥的。太医院的那些个太医,最是容易被后宫那些妃嫔们收买利用的了,什么假脉啦,小产啦,哪样能跟太医没个关系?至于内务府,那能做的事儿可就多了去了。什么胭脂里掺红花啦,熏香里混麝香啦,饮食里相克相冲啦,诸如此类的,这些东西内务府的人是最好下手的了。“在某种形式上,内务府包衣几乎控制了皇子们的出生成长。”
    林翰这话说的,很是危言耸听。
    只是,林如海和贾敏转念一想,却发现林翰这话,说的还真有些意思。如果,高位妃子中有包衣出身的,且自己还育有皇子,那么凭借其包衣世家的关系网,很容易做到不叫别的满洲大族出身的妃嫔诞下子嗣,即便是生下来了,养不养得活,也会在包衣世家的控制之中。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就太可怕了!
    而且,万岁爷的后/宫之中,如今还真就有这么一位在呢。
    永和宫,德妃。
    林如海和贾敏敛目沉思了起来,细算一下,自这位德妃承宠以来,万岁爷的后/宫里似乎真的不甚太平啊……
    “其实,最厉害的当属万岁爷下的最后那道旨意了。”林翰接着道,“若是有一天,这龙椅上坐的,是一位包衣出身的妃嫔所出的皇子,呵呵,皇家还如何能在那些包衣奴才面前端起主子的架子?本朝可是以孝治天下的……”(未完待续。。)
    PS:  修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