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崇明侯府第(1/2)页
从现在起都改为第三人称
大约卯时二刻时,苏妍准时起床。呵呵,她不禁苦笑道,她已经适应了古代的生物钟了。每天这个时候就准时起床。刚来时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计时的,便跑去问大哥苏聪。
此君摇头晃脑掉起书袋“《隋书·天文志》: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周礼挈壶氏则其职也。其法,总以百刻,分于昼夜。”最后通俗的解释就是漏刻计时制度。漏刻,是古中国的水钟,以水量的变化来计量时间,自周朝以来,历代都设有专职机构负责管理与开发,民间应用也相当普及,是最重要而普遍的定时器。漏刻的计时单位是刻,是在用竹或木制成的指示水深的箭尺上,于对应一个昼夜升降的长度内分划为100个间距,每个间距就是1刻。箭尺下端固定在浮舟上随水面升降,利用箭壶水位的等速变化,观测箭壶上箭尺显示的刻度来计量时间。哎,人民的智慧真的是无穷的。今天的我们所用的钟表在工业化出现之后才有。而几千年的古代人民就发明了这个。
在齐妈妈和玉清玉蓝的伺候下梳洗完毕。今天苏妍穿上熊氏准备的粉红色的夹袄和同色的襦裙,衣裳用宫缎制成料子平滑而有光泽,加上绣娘巧手的制作更加显示其不凡之处。头上扎着双丫髻,用粉色的宫纱制成的小绢花额上用同色流苏做抹额。耳环是杏黄色的腊梅,在小巧的耳朵上晃来晃去。可惜相貌还尚未张开,
第三章 崇明侯府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