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3、千里救援  凤凰纹之异世安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3、千里救援第(2/2)页
对方的大军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乐水。
    到了乐水,众人立马被惊得汗湿了几层——原该埋伏在此地等待敌军前来自投罗网的五万精锐部队,如今已经横尸遍野。
    众人一阵后怕,再不敢耽搁,立刻择路回头。
    为避免行踪暴露,他们当机立断,从山中择路赶了回来。
    赶回来之后,众人将探得的情况跟厉子辛一报,厉子辛立刻被惊出了一层冷汗。
    王觉年已然中了敌军埋伏,而他也差点一脚踏入对方的陷进之中。
    然而如此严密的计划,居然会被对方洞察了先机,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军中出了奸细,且这奸细不是普通的将士,而是大战当晚参加内部商谈的上层将领。
    厉子辛二话不说,立刻下令众将士调转马头回城。
    此时此刻,苏沫正双目铮铮地等着他的到来。
    可惜他左等右等,等到的只是留国败军,却丝毫不见厉子辛的身影。
    苏沫立刻明白,对方已经识破了他的诱敌之计,如今估计已经在往回赶的路上了。
    当然,苏沫是何许人物,一计不成,他自然还有后招。
    此次要活捉厉子辛,正是他势在必行的。
    所以他二话不说,立刻下令西平军和留军往临关进发。
    那位留军主帅亦是有勇有谋之人,见到这等情况,也明白对方并没有中计,立刻下令三军杀了回去。
    但紧赶慢赶,还是差了一步。
    当留西大军赶到之时,厉子辛已经领着大军退回城里去了。
    那位留军将领一看,心中大叹一声可惜,到底还是错过了一举歼灭北烨军的好机会。
    此时再要攻城,双方兵力虽有悬殊,但以厉子辛的能耐,他们想要轻易攻破临关的城门,已是难上加难。
    厉子辛回到城中,一面命人安排防守,一面将出兵那晚参加部署的将领召集起来。
    正当他准备实施盘查之时,冷不防有人来报,说辰参军带着十万大军撤离临关,如今已经在几里之外。
    厉子辛那一刹那,犹如被人一盆冷水从头淋到了脚。
    显然,奸细一事已无须再查,毫无疑问,正是那个带兵叛逃的辰裴。
    如今,此人突然带走十万守城将士,意味着他如今只能带着十六万大军去对抗敌人的三十万大军。
    如此一来,兵力悬殊之大,已然不言而喻。
    厉子辛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当下便做了决定——死守临关,等待朝中支援!
    眼下,对方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而来,看来是卯足了劲要拿下临关。
    而他能做的,只有尽量拖延时间而已。
    他一面在城楼上镇定自若地指挥着攻防,一面盘算着往后几日的防守安排。
    城门处,将士们正在轮番死守。
    敌军的巨木还在一个劲地撞击城门,北烨军则咬紧了牙关要严防死守。
    城楼上,弓箭手正在不断射杀着妄图爬上城楼的敌军。
    城楼底下,早已尸横遍野。
    不久,一名浑身是血的将士来报:“元帅,不好了!城楼左角已被敌军击破!”
    厉子辛浑身一怔,继而稳了稳心神,沉声说道:“让弓箭营的将士过去支援,然后找几个砌石匠来,务必力保城楼不破!”
    那将士得了令,立马跑开了。
    接着,又有一将士来报:“元帅,城门有破裂之处,如何是好?”
    “拿硬物堵上!能撑多久撑多久!”
    接着,又有将士来报:“元帅,军帐起火了!”
    “让我们的人领些百姓去救火!”
    意外纷纷而来,厉子辛的副将余卿莘站在他身后,一脸忧心地说道:“元帅,如此下去并不是长久之计啊!将士们已经守了一日一夜,早已疲惫不堪!敌军却是轮番上阵,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一定得想办法才行!”
    厉子辛点了点头,默想片刻,说道:“让守城的将士轮番休息,对方的攻势不可能这么无休无止地进行下去,我们只要再坚守几日,援军已经在路上了。”
    “真的吗?”
    余卿莘一听援军将到,精神大振。
    厉子辛却没有告诉他,这一切只不过是他的猜测而已。
    更何况,就算援军此刻已经在赶往临关的路上,但罗城到这儿少说也有三四千里。
    如此一来,纵使大军紧赶慢赶,也至少要花五六日的时间才能赶到。
    到那时候,他还撑不撑得住,已是未知之数。
    “城中百姓如何了?可还安稳?”
    “元帅放心,百姓听说留西二军在猛烈攻城,都纷纷要求与我军一道抵抗外敌,甚至有人将家中储藏的粮食也尽数拿了出来,以供我军急需之用。”
    “如此看来,粮食应该不是问题了。”
    “确实如此!可我们的箭矢再三五日就会告罄,这该如何是好?”
    “那便让军中工匠原地取材,再造一批箭矢,此事应该不难!”
    “原地取材?您的意思是……”
    “百姓家中并不缺铁器和木材,你就吩咐下去,说此次他们提供的物件,本帅都会记在账上,他日定会折金奉还!”
    “是!属下这就去办!”
    余卿莘领了命,兴致勃勃地去办了。
    厉子辛站在城楼上,眼中一片坚定。
    即使前路再如何渺茫,他也要坚守到最后一刻!
    **********
    厉子辛猜得没错,李然很快就带着十五万大军从罗城出发了,且还是分批赶往临关。
    那个先头部队,自然是林瓒的骠骑军。
    骠骑营的名字里之所以有那个骑字,自然跟马脱不了干系,是以其最大的优势便在于“速度”二字。
    若是比杀伤力,骠骑营自然比不得严文斌的步兵营。
    但若单论速度,却还是骠骑营胜出许多。
    而李然之所以会如此做,自然是有他的用意的。
    眼下,留国和西平大军如同蚂蚁一样聚在临关,且攻势一日比一日猛烈。
    厉子辛却只有十六万人马在手,即便只守不攻,也总有弹尽粮绝的一天。
    这样看来,死撑总会有个极限,所以一定要在临关被攻陷之前,立即给予支援。
    但是,拖着十五万大军赶路,犹如老牛拖车,实在没有什么速度可言。
    更何况,十五万大军若皆连夜赶路,恐怕到了临关之后,众将士还没开战,已经累得趴在地上了,还谈什么支援?
    所以,李然毅然决定——让廖卫带着十万步兵营和后备营垫后,而他则亲自带着骠骑营的五万先锋军,日夜兼程地疾速赶往临关。
    而厉子辛千算万算,也没料到此次带兵赶来支援他的,竟然会是李然。
    与此同时,京师罗城的气氛已然紧张到了极点。
    北烨朝的最大的一场动乱,已经近得就在眼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