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一张卡片引发的灵感第(2/2)页
辈子赚的钱都还多么?自从上次的事情后,她这个当妈的,就隐隐把儿子当作天才了了,所以她现在只是怀疑而已,要不然的话她早就会直接否决掉了的,但是从这里还是可以看出陈芸倩的开明,毕竟在传统的中国人心中,子女一般都要听从父母对其道路的安排,而不应该有什么自己的想法的。
“是啊,老妈。我做了一整天的调查,现在市场上根本就很少有什么贺卡的,如果我全力去印刷的话,一张卡片卖8分钱,一个月印刷200万张,一个月的利润就是1万了,我还准备做更加高级的音乐卡片,估计这种卡片单张能达到5毛钱,一个月卖20万张就是10万,不到三个月就能收回成本。至于出版社我也已经有了准备出版的书籍了呢。”张国栋说道。反正出版社有邮电出版社成功例子在那里摆着,想赔钱都难,只不过邮电现在还没有成为后世那种牛气冲天的出版社。
“你办厂,上学怎么办呢?难道说你不上学了?”张建国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啊,张国栋开厂的话,学业怎么办?不可能不去上课而专门管理厂里的事情吧。毕竟在张建国和陈芸倩看来,只有读书人才是有前途的,至于赚钱,当时的中国人还没有后世那种利用各种机会投机倒把一心向钱看的习惯,这个年头虽然改革开放已经有几年了,但时不时打击私营、小资产阶级还是让人很不放心的。
这个问题,其实之前也正是张国栋所苦恼的。现在他的这个高三学生的身份,实在限制了他的活动,许多事情都因为不能或者没时间去做而必须放弃,毕竟中国不是美国,创业气氛还几乎没有,而中国人崇尚中庸,一旦太过于出格是会被别人背后嚼嘴皮子的。不过,办厂的事情,他倒是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只见张国栋笑了笑,慢慢的说道:“我当然要去上学了,读了11年书,马上就要高考了,当然要考个好大学来读读了,你们儿子我可是准备考深圳理科状元的!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好了,国外很多人办厂也是这么做的,我只是投资加宏观运作,相当于董事长,而厂子平常的具体管理我将会找一个人来办的,也就是请职业经理人啊。”张国栋心目中的虽然暂时还没有人选,但他相信中国这么大,一定能找到合格的经理人的。
“这样倒是可以考虑。”陈芸倩点点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