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背后有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第(2/2)页
一路上,宋晓丹一句话也没有。
    从鸡头山乡又到了平原地区的太平乡。这个乡经济发展比较快,主要靠生产服装,特别是皮装而在省内外闻名。可是到了中学一看,辍学也很严重。一年级辍学18%,二年级辍学20%,三年级辍学达27%。
    “这里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较高,不存在上不起学的问题。可为什么还有这么高的辍学率呢?”宋晓丹不解地问。
    五十二岁的龚和平校长说:“学生们辍学,主要是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这几年,我们乡里上大学的学生回来了三四十人,在外面读了四年大学,又找不到工作,回到乡里什么也不能干。有的没办法,到私营企业里打工,做衣服。你想想,一个农村家庭供一个孩子读完三年高中,再读完四年的大学,要花多少钱呀,可回来又找不到工作,这样的学谁还能上呢?所以,不少农民早就让孩子们到乡里的企业打工干活,这学也就辍了。”
    “这确实是个实际问题。”张宝明副局长在一旁说道,“据我们了解,城市里这种情况也不少。解决的办法是办好职业教育,让孩子们学到实际的技能,毕业后能有个用武之地,起码在这个社会上能够生存。”
    “农村初中不是开办职业班了吗?从初二就开始分流学生,你们这里没搞吗?”宋晓丹问。
    “搞是搞了,可只是停留在嘴上。真正办职业班,那是需要投入的,请师资,买设备,都需要钱,这些钱从哪出呢?”龚校长问。
    “市和县每年不是都列专项了吗?”宋晓丹又问。
    龚校长笑了笑,“哪有啊,我在这里当了十年的教师,我一分钱职教专项资金也没见到。文件是那么写了,就是唬弄上级领导呗!宋局长啊,您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市教育局长,我们可真希望您给我们干点好事,实事呀!”龚校长语重心长地说。
    宋晓丹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
    李爱党仍然是每天蹬着三轮车,穿梭在襄安市的各个街道。但他心里想的还是如何防止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事。前一阵子,他采用堵的办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新开的网吧渐多,进里面的孩子也见多起来,堵是堵不住的。
    李爱党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就来到一高中找李振东。两个人多日不见,见面都很高兴。寒喧了几句,李爱党就直奔主题,“李老师,我有问题请教来了,这工作怎么越来越难做呢?”
    李振东说:“治理青少年网络成瘾,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任务,也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问题。要长期作战呀!”
    “长期作战我不怕,可眼下,我却不知道怎么作战了。”李爱党说。
    “你看看这篇文章。”李振东说完把桌上的一份材料递给了李爱党。他接过来一看,文章的题目是《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络》。他赶紧看下去。
    孩子喜欢上网不是坏事,但父母必须正确引导。网络和电脑对孩子有特殊的吸引力,不要让它们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冲突的根源。
    父母对电脑和数码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帮助孩子并赢得他们的信任。
    当孩子出现以下现象时,父母应该多加关注。过度迷恋上网,因为上网而荒废学业;在校表现差;十分恼怒别人打断或者限制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因为上网而变得不爱外出,或者与朋友聚会的次数减少,而更喜欢与他们在网上聊天。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方法是:
    1、以身作则。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如果父母自己在电视前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那么不让孩子长时间玩电脑显然是不公平的。
    2、加强沟通。如果父母之间经常沟通,孩子也会选择与父母通过沟通交流解决问题。
    3、因人而异。孩子玩电脑的时候应与其年龄相符。小孩子玩电脑的时间不应像大孩子那么长。
    4、使用好保护工具。可以用它来阻挡孩子浏览不合适的网页。
    5、组织其它活动。例如读书、看报、做游戏和体育锻炼等。其它活动越多,孩子对网络的迷恋就越少。要让孩子多参加露天活动,以避免孩子的成长环境过于封闭和缺少新鲜空气。
    6、与孩子一起玩游戏。与孩子一起学习玩电子游戏,不要让游戏成为孩子一个人的活动。虽然输给孩子可能让你丢面子,不过这值得一试。
    7、不要妥协。孩子经常会要求买新游戏或者其它喜欢的东西,对不该买的东西,父母不应有丝毫的妥协。
    “说的太好了。”李爱党一口气看完后忍不住叫了起来。
    “是有些道理。可是这些道理,孩子和家长不知道。所以青少年网络成瘾,需要广大学生家长的积极参加呀!”李振东说。
    “李老师,这篇文章给我吧,我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李爱党笑着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过几天您就知道了。我得走了,还有急事呢!”
    从一高中出来,李爱党蹬着三轮车来到城东一个小印刷厂,找到了经理,从兜里掏出那篇文章。“我要印。”
    经理接过文章看了一下,忙问道:“你是要印还是要复印。”
    李爱党听不明白,“什么叫印?什么叫复印?”
    经理笑了,“你用量少,复印省钱,你要是用量多,那就印刷省钱。”
    “我用量多,先印五万份。”
    “什么,五万份。”经理愣愣地看着李爱党,又看了看那篇文章,“印那么多干什么?”
    “我要宣传。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像街上发商品宣传单那样,印少了能够吗?”
    “你……你叫李爱党吧?”经理上下打量一番后突然问了一句。
    “是啊,你怎么知道?”
    “我在电视里看到过你。还有报纸上宣传你帮助青少年拒绝网络的事迹,很感动人啊!”经理说完,上前主动握住了李爱党的手。
    “嗳,我也没做什么,就是看着孩子们不好好学习,天天进那个网吧,心里着急啊。刚才,一高中的李老师给我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很好,就复印传单,向家长们宣传呀!”
    “你印这些传单,谁拿钱?”经理突然问。
    “我自己拿钱。”李爱党爽快地回答。
    经理感动了。“这样吧,这印刷费我全免了,纸呢,我按从造纸厂进价,收一半钱,另一半钱算我出。教育青少年,咱人人有责任。你的行动也感动了我呀!”
    一听这话,李爱党高兴地伸出大手,把经理的手紧紧握住,“我,我谢谢你呀。”
    “还有,这份传单我要让美工好好设计设计,印刷也要精美一些。”经理高兴地说。
    “那太好了。什么时候能印出来呢?我可急着呢!”李爱党问。
    “这样吧,我们今天连夜加班,明天一早八点钟你就来取吧。”
    “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李爱党激动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