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1/2)页
第三十六章
许多人企盼的,一些人恐惧的襄安市的“政治地震”并没有发生。而没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核心人物“四鎯头”。
自从“四鎯头”被省“8.10”专案组归案以后,专案组就想打开“四鎯头”的口,从而揪出襄安黑社会的保护伞。专案组非常清楚,“四鎯头”等黑社会成员能在襄安市横行霸道,操纵经济、控制社会、政治上一定有人支持。而这些政治上的人物,也一定拿了“四鎯头”不少的好处。这些**分子权力不会小,人数不会少。只要“四鎯头”一开口,就会有一批襄安市的高官落马。这正是老百姓所期盼的,也是个别**高官所害怕的。
“四鎯头”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五大三粗,满脸横肉,口出狂言的黑社会老大。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弱,满脸文静,鼻上架一副白色近视眼镜,很像一位知识分子。他清楚地知道,这次翻车是罪责难逃。说也是死,不说还是死。怎么都逃不脱一个死字。与其让许多人和自己一同去死,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去死。因此,从进去的那一天起,他就选择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策略。办案人员反复对他讲,你的罪行我们都掌握,你有两条人命,可以判你死刑。但你要是坦白交待,揭发你政治上的保护伞,你行贿给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以上领导干部的罪行,我们就可以免你一死。听了这话,“四鎯头”用目光扫了办案人员,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怎么,这话你不信吗?”办案人员大声地问。
“四鎯头”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而是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他太聪明了。前不久,省城发生了那场震惊全国的“政治大地震”,中纪委直接办理的黑社会头子刘涌一案,就是因为刘涌的开口,市长、常务副市长等一大批高官纷纷落马。最后的结果是市长、常务副市长都丢了命,刘涌也没逃脱一死。与其大家都死,不如自己一人去死,也交些朋友,留着日后照顾自己的家人吧。“四鎯头”抱定了自己一死,不交待别人的坚定决心。
“8.10”专案组的人员都是办案的精英,他们用尽了所有能用的办法,都没有撬开“四鎯头”的嘴。直到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四鎯头”算是一条铁打的汉子,他就像“四人帮”里的那个张春桥,看着很瘦弱,实际上却非常坚强。一言不发,什么也不交待。倒是那些被“双规”的**的领导干部,进去以后一吓唬,就吐噜吐噜地把什么都交待了。尤其是那个公安局的副局长,不仅交待了受贿的每一笔款项,还把自己有几个小姘,找过多少回小姐的事一五一十地交待个清楚,目的是求得宽大处理。
尽管“四鎯头”一言不发,但并不影响对此案的侦破和处理。很快,“四鎯头”组织黑社会杀死两条人命案已定案。与此同时,与他相关的另外两起黑社会案的侦破也进展顺利。四个多月来,专案组对“四鎯头”采用了不可以写在书面上的各种办法,他仍然是一言不发。他的体重已经由进来时的140斤变成了80多斤,人不架着已经不能独立行走了。专案组已将终结的案子按照法律程序由公安转入检察院,检察院再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在这最后的时刻,专案组的副组长,一个办案专家亲审了“四鎯头”。
“章向东,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你还是开**待吧。告诉你,法律上可以零口供审判,你就是什么不讲,也照样判你死刑。如果你现在讲了,交待了,一切还来得及,我保证你的性命。你听见了没有?”
“四鎯头”睁开眼,看了看这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专案组副组长,冷笑了一声,什么也没说,又闭上了双眼……
四个月后,“四鎯头”以黑社会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这个判决,“四鎯头”没有上诉,不久,他被执行了死刑。
“四鎯头”一死,“8.10”专案基本结束,襄安市一些相关人员都长出了一口气。震惊全国的“8.10”大案没有碰及一名市级领导,这在全国也属罕见。退下去的领导干部可以放心地安度晚年;在职的领导干部可以无忧无虑地干好工作;年轻的领导干部还可以有机会再上新的台阶。多少个家庭没有因此被毁灭,多少人没有因此而饱尝狱中之苦。他们都万分感激“四鎯头”。每到清明、春节,“四鎯头”的坟头都是香火缭绕,供品成桌。他的家人也常有人暗暗支助。不少人提起“四鎯头”,还常举起大拇指,说他是襄安市真正的“英雄”……
宋晓丹的案子也结了。专案组经过反复认真的调查,认定“四鎯头”黑社会案与宋晓丹无关。宋晓丹与“四鎯头”并不认识,也没有直接接触。宋晓丹的主要问题是:为其男友,“四鎯头”黑社会成员钱庄谋取私利提供了大量的方便。并且拥有一套高级住宅。对那套房子的认定也很是下了功夫,房子是以宋晓丹的名义买的,宋晓丹拿了一部分钱,也贷了一点款,但这些不足以买下这么高级的房子,这里有明显的以权谋私。但这个房子并没有办理房照,装修房子的钱都是钱庄个人拿的。而钱庄又是宋晓丹的男友,此人已经死亡。我国刑法有规定,对死亡者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量来量去,宋晓丹怎么也够不上犯罪,不能报送检察机关,只得无罪放行。但宋晓丹是**员,领导干部,法律不追究,党纪政纪是不会放过的。市纪检委决定,给予宋晓丹开除党籍处分。行政撤销市教育局局长职务。改为一般干部,另行安排工作。
四个多月以后,也就是新年前夕,宋晓丹离开了被“双规”的财政培训中心。此时的宋晓丹人消瘦了一圈,满脸皱纹,而且是满头的白发。已经是掌灯时分,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刚刚下过了一场大雪,四处洁白一片,远处的城市灯火通明,不时还传来零星的鞭炮声,人们都在欢天喜地的迎接着新年的即将到来。
宋晓丹穿的很单薄,提着自己进来时拿的那个小包,踏着积雪,走出了培训中心的大院,专案组的那个女同志一直送她到大门口,还向站岗的武警交待了几句,然后也没有和宋晓丹打个招呼,就转身走了回去。
一走出这个被武警把守的大门,宋晓丹望着布满星星的天空,长出了一口气,一口憋了四个多月的长气,她终于获得了自由。
“妈妈,妈妈。”随着这亲切而又有些陌生的声音,宋晓丹的儿子李晓东从黑暗处跑出来,扑到了她的怀里。
儿子,我的儿子。宋晓丹的心头顿时一热。在这四个多月被“双规”的日子里,她最急的,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她一下子把儿子紧紧抱住,“儿子,我的好儿子,快让妈看看,快让妈看看。”宋晓丹看到了儿子英俊的面孔,一对挂着泪珠的大眼睛。四个月没见,儿子长高了,也成熟了,像个大孩子了。她的手在儿子的头上抚摸着,一行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妈,你,你怎么老了这么多,你,你怎么满头白发呀,我,我都有点不敢认了呀!”儿子看着妈妈大声地惊叫着。
宋晓丹没有言语,她把脸贴在了儿子的脸上,把儿子使劲地抱在怀里,泪水一滴滴的掉到了儿子的脸上。儿子也哭了,他使劲抱住了宋晓丹的头,“妈妈,我好想你,好想你呀。以后,你再也不要当什么官了,再也不要离开我了呀!”儿子使劲地抱着妈妈,大声地哭喊着。
一件大衣披到了宋晓丹的身上,使她感到了温暖,
第三十六章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