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事件:元春封妃!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事件:元春封妃!第(2/2)页
一众人等拭目以待,只等赖大几个管家一进来,贾母就问道:
    “宫里情况如何?你家老爷呢?”
    赖大上前一步,跪着禀道:
    “奴才们只在外朝房伺候着,里头的信息一概不知。”
    这话一说,众人心中一紧。
    好在赖大还没说完,就听他又道:
    “后来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的大姑奶奶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赖大口中的大姑奶奶,自是荣国贾府的大小姐。
    贾元春。
    她是贾珠胞妹,宝玉嫡姐。
    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因贤孝才德,被征采入宫作了女史。
    又因甄、贾两家关系亲厚,就一直在老太妃身边伺候。
    说实在的,今日之前,贾府阖府上下。
    都从未往封妃这方面想过。
    皇帝选妃,向来的规矩,就是要尽量避开声望极高的武勋。
    这自然是怕有外戚之患。
    所以当初元春参加征采,目的和宝钗一样。
    并不是选妃去的。
    没想到的是,如今竟有这等造化?
    不仅封了妃,还是一宫之首!
    前文说过。
    皇帝的后宫,也称为六宫。
    是按照六部的形制所设。
    每个宫里都有数位妃嫔同住,又有女官协助管理。
    尚书正是一宫之首,居于正殿之中。
    同时掌管宫中女官。
    更特殊的是,凤藻宫这个名字。
    其中带个凤字,有凤邸的意思。
    也就是皇帝登极前的潜邸。
    这个寓意可以说是极好的了!
    要知道,景顺帝已过而立之年。
    可除却夭折的两个小皇子,再无其他子嗣。
    这也是朝中很多人,一直选择观望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他的后宫之中,只有妃嫔。
    却无皇后。
    据传,景顺帝是在等一位皇子降世。
    只要不再夭折,到时候母凭子贵。
    就可以直接封后。
    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这个位份,算是极高了。
    按理说,无皇后在位。
    说是六宫之首也不为过。
    若说美中不足,就是虽无皇后,上面却还有两个婆婆管着。
    一个皇帝亲妈老太妃,一个皇帝嫡母皇太后。
    贾府命妇颇多,对此门道自是门清。
    一听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顿时都是喜气洋洋,堪比过年。
    刚一封妃就是如此位份,若要降下子嗣。
    说不得,皇后之位就稳了!
    “那老爷呢?”
    满屋都陷入无比喜悦之中。
    这时还想着关心贾政的,也就只有王夫人了。
    赖大闻言,连忙回到:
    “后来老爷出来了,也这么说的。”
    贾母这时也反应过来,皱眉道:
    “他既然出来了,怎么没回来?”
    赖大答道:“老爷先让我们回来报信,自己又往东宫里去了。”
    贾母和王夫人对视一眼,方算放下心来。
    只是,看来元春封妃,与东宫脱不开干系。
    就是不知道,是太上皇的意思,还是老太妃出的力了。
    这时赖大又补充道:“老爷还让我们急速请太太们也去谢恩呢。”
    众人这才恍然,于是都按品级大妆起来。
    贾母率领邢夫人、王夫人,并宁府尤氏。
    一共四乘大轿,鱼贯入朝。
    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分别代表两府。
    又领了贾琏、贾蓉,侍奉着贾母前往。
    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欢天喜地。
    除了宝玉这个嫡亲弟弟,对元春封妃之事置若罔闻。
    这事说来真是话长。
    先是宝钗、黛玉不待见他,又纷纷别他而去。
    和冯一博定了婚约。
    再是丫鬟也和他不复那般亲密。
    连袭人都渐渐不愿和他同床而眠。
    如今,就连秦钟都开始有些和他疏远。
    今日,好不容易遇见位神仙一样的姐姐。
    没聊几句,也对他露出厌恶之色。
    宝玉囿于这般种种,实在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
    正是因此,心中怅怅不乐。
    虽有元春晋封之事,都解不得他的愁闷。
    以至于,他眼中能到的,只有冯一博一人领着黛玉、妙玉两位佳人告辞。
    宝玉怎么也想不明白。
    无论是宝钗,还是林妹妹,还有尤氏姐妹。
    如今又有妙玉这等佛媛。
    为何都偏偏只喜欢冯渊这样。
    先是一心科举,钻营朝堂的禄蠹?
    后又为了升官,还去杀寇剿倭的武夫?
    一时,宝玉又只觉这些女儿家,都还不知他的好。
    可恼的是,他根本没有机会让人知他的好。
    宝玉就这样。
    一会儿愁,一会儿恼。
    一会儿哀怨,一会儿寂寥。
    至于贾母、王夫人等如何进宫谢恩,又是如何回家。
    亲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府又是如何热闹。
    贾府一众人等,如何得意。
    宝玉竟皆视有如无,也毫不介意别人举止。
    好在,众人也早就习以为常。
    至多偶尔私下嘲笑两句:
    “这个宝玉真是越发的呆傻痴愣了。”
    “可不是,白瞎了他那‘国舅子’的身份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