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一章 此章多半是私货  白首太玄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此章多半是私货第(2/2)页
地冷下来,赵玄微感讪讪,但有一句话怎么说的?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自己装个逼,硬着头皮也要装下去!
    只见他眉头一皱,大喝道:“兀那护卫,洒家在跟你说话,难道听不懂吗?”心中则道:抱歉啊萧兄,道爷我在这个世界给你丢脸了。
    对面王安终于反应过来,心说这哪来的疯子?但此人既然敢来堕龙山脉,必然不是寻常之辈……可这跟自己有关系么?任务已经完成,死士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他想到这里,看着赵玄那张粗狂豪迈的脸,冷笑道:“难道这位‘侠士’想要多管闲事?”相比下来,他此时更像个疯子。
    赵玄仿佛没有听出对方口中“侠士”的讥讽之意,认真的点头道:“不错!如果你现在能够向这位姑娘认错,还为时未晚。洒家或可饶你一命!”既然已经这样了,索性破罐子破摔,演好一个二愣子吧。
    王安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回答。一时间竟然愣住了。
    李淑此时看着赵玄,并没有多少亲近,只是冷清的对他点点头,微微一礼道:“多谢这位侠士仗义执言。不知侠士大名?”
    “萧峰!”赵玄卖起别人来没有丝毫犹豫。
    这时那边赵成忽然叫道:“萧大侠,王安已到练神期,若您不是他的对手,莫要勉强,请护着少夫人和少爷的尸体离开。去往京城赵将军府,亦能不负您的侠名!”
    赵玄怪异的看了他一眼,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对方了。
    赵成的意思他懂,恐怕赵成也把他当二愣子了,担心他不自量力,为了行侠仗义把命撂这。说出王安的实力就是在提醒他:听到没有,人家已经是练神期的高手了,你自己琢磨琢磨,如果你实力不济,赶紧跑路吧。也不用觉得跑路很丢人。你只要带着我家少爷的尸体和少夫人跑了,这依然是个侠义之举……此间怎能有如此侠义之士?
    这要是放在现代,恐怕你不出手就会怪你见死不救吧?
    在死亡的威胁下,谁还顾得了你有没有能力救他?谁还顾得了是不是会连累得你也送命?
    他们只知道,你不救他就是错的,就是冷漠,就是惨绝人寰灭绝人性!
    可尼玛也不想想,人家跟你有半毛钱关系?凭什么就得救你?
    侠义?
    你连廉耻都忘了还指望别人对你有侠义?
    尤其是那些听到点消息不了解具体情况就敢站在道德制高点各种批判的。
    人家家里一家子妻儿老小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哇哇待哺的孩子甚至患了极重的病等着他挣钱养家他出点意外全家都得死他会跟你说?
    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本来就不是一个道德的行为,自己都特么道德缺失了还有什么脸去批判别人的道德!
    君子慎言,从不会非议他人。
    赵玄一时间脑海里想了许多。不过他也习惯了,这就是他修行的一个过程。
    他修道、悟道,什么是道?道就是道理。
    什么是悟道?悟道就是思索道理!
    一个人的悟性,就在于是不是善于发现道理。一个人经由一件小事。就能想到大道理,那就是悟性高;一个人只迷恋红尘,只有经历巨变,才大彻大悟,那就是悟性尚中;如果一个人经历巨变还不知悟道,那也就无药可救了。
    就好像契此。也就是五代后梁时期的布袋和尚,他的一首《插秧歌》里写到: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从中稻插秧这农家活里看到佛家大道理,这种悟性是常人能比拟的?
    悟性,是智根、是智慧,但却不是智计、智谋、智力。
    真正的智慧是大智若愚,是知道适可而止,是学会看淡一切;而世人以为的智慧和聪明其实都是不智慧的表现。
    才能出众并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显露自己;地位尊崇其实充满危险,有智慧的人不会去贪恋权位。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谋划。
    就如同赵玄,他完全可以自小展示出穿越者的不同,成为一个天才。但他知道“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所以他打小就没有展现自己的才能换取实际的权位的想法。
    很显然,他的选择是对的。
    佛道讲究的大智慧,是看透、是无为、是四大皆空,而不是自持聪明,自以为算计得了世人、算计得了天下,却不知自己依然在红尘里打滚。
    前者才是智慧,后者只是智计、智谋,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谋划别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计上,但也会失败再其智计上;谋划抱拳自身的人需要依靠智计,但也要舍其智计。智计总有缺欠的地方,谋略总有敌手,谨慎使用才能减少祸患。
    赵玄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智计,而是智慧,当然还有一些机缘。
    但机缘还是建立在智慧上的,若他打小就卖弄聪明,生存的“机缘”也不可能落到他头上。
    智极则愚,此也!
    如今他再次施展“智计”,金蝉脱壳,只为了不想连累了京城中的赵守城、赵灵儿等此世家人。他始终遵循道家的“为我”、“贵己”的思想,而不让自身受他人牵连、不使自身牵连他人,就是真正的“贵己”、“为我”。如果自身受他人牵连,那就是不自尊自贵;如果自身牵连他人,那就无法做到无愧于心,“为我”就真的成了自私了。
    “为我”者: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
    故,面对自己有可能牵连他人,他才会金蝉脱壳、才会在此时跳出来。
    眼下就差一步便能金蝉脱壳、“毁尸灭迹”,他怎可能因赵成一句话就转身离开?
    哈哈一声大笑,他将酒葫芦抛出,解下背上长剑,拿在手中,豪迈道:“今日洒家就要会会这位练神!”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