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57章 七零年搞点钱(十六)二更求月票  大小姐只想搞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57章 七零年搞点钱(十六)二更求月票第(1/2)页
七零年搞点钱(十六)二更求月票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南岛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知青。


    “不是说这里是海盗岛嘛?是个偏僻的荒岛?”


    “哇!好美啊!海岛、椰树、农田、还有一排排的房舍。”


    “……居然有电!还有卫生所!连供销社都有!”


    “那个反光的板板是什么?我在城里居然都没有见过?”


    新来的知青们,在下船的那一刻,就开始惊呼、惊叹、惊喜。


    他们以为自己要过野人般的苦日子了,没想到,这里居然是一处世外桃源、海外仙岛。


    远,是真的远。


    但惊喜,也是真的惊喜啊。


    尤其是来到知青点,见到前辈们,真正入住之后,他们才发现,这里除了远,真的一点儿缺点没有。


    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就南岛这么一个小地方,居然有军营,还、还有一家造船厂。


    “造船厂?不会是木工厂吧,随便弄几个舢板?”


    “……什么!是现代化的大铁船?”


    “那又怎么了?难不成你们忘了自己的身份,我们是下乡的知青,难道还能进工厂当工人?”


    “怎么不能!造船厂的厂长就是下乡知青。”


    几个新来的知青,在经过最初的惊叹后,也开始为自己的以后考虑。


    而南岛最大的“奇迹”,不是那一片已经形成规模的农场、种植园,而是一个颇为神秘的造船厂。


    听说是最早一批来南岛的知青,在当地驻军的帮助下,积极筹办的。


    岛上的许多村民,都成了造船厂的工人。


    还有随后来的知青,若是知识、技能等通过考核,也能申请加入。


    虽然在偏僻海岛,但工人就是工人。


    有工作,有工资,旱涝保收,不用靠天吃饭。


    且,工人再累,也不会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


    “厂长是知青怎么了?我看知青点的知青,也不是全都去了造船厂啊。”


    “……哎呀,这有什么可吵的?咱们直接去问问前辈们不就好了?”


    几个新来的知青,还真跑去找前辈打听。


    然后,他们就更加震惊了。


    “试验田?你是说南岛上的农场、种植园,都是和一些大学合作的试验田?”


    “对啊!南岛气候条件好,降水、土壤等也都比较有代表性。有利于培育新品种,粮食、水果等,我们每年都有新的研究呢。”


    “当然了,有些大学停止了研究,但我们的试验田还一直都在。”


    “培育了高产量的作物,我们依然能够向领导报喜啊。”


    有比较聪明的知青迅速反应过来——


    也就是说,在南岛种地,不是单纯的种地,而是带有一定科研属性。


    就算那些知青们,没有学籍、没有工作,她们天天跟着老师们搞研究,也能一直保持学习,一直掌握着最先技术。


    只要时机到了,他们就能脱离南岛,一飞冲天!


    这样的种地,似乎也没有那么的难以接受啊!


    ……


    “来了!来了!你们看,那就是我们农场的场长温暖暖同志。她是我们南岛上第一批知青,也是农场的创始人。”


    “过去的六年里,她带领着村民和知青们,从一点点开荒,建立起了如今这个拥有耕地一万亩,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现代化农用设备的明珠农场。”


    “她看起来很年轻啊。”


    “当然年轻,她下乡的时候才十七岁,六年过去了,她现在也才二十三岁呢。”


    “……不只年轻,还漂亮呢,虽然有些晒黑了,但跟那些常年在海边的人看着,还是很白。足见她的底子一定很好!”


    “她没结婚?”


    几个新来的知青里,也总有“见到女强人就问婚姻”的人。


    倒不是说是他们恶臭、有偏见。


    而是在他们的认知力,女人最大的价值就是结婚、生育。


    偏偏在保守的七十年代,这样的思想,依然占据主流。


    “结婚?为什么要结婚!人家温场长可是下乡知青——”


    不说事业了,单单从“门当户对”这个传统观念来说,人家温暖暖不结婚也是对的啊。


    难不成她一个京城来的知青,要嫁给岛上的村民?


    那她以后还能回城吗?


    是的!


    虽然南岛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好,但太偏远了,也太小。


    这么一个海岛,岛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居民也才只有三百户,不足一千人。


    关键是这样的海岛,孤悬海外,远离内陆。


    一旦有个台风海啸的,想想就可怕。


    知青们都是城里来的,他们习惯了大城市的繁华、热闹,还有教育、医疗等等各种优渥资源。


    他们根本不想一辈子生活在这样的小岛上。


    “哦!也对!温暖暖是农场场长,不必为了生活而嫁人。”


    “……你这人是不是对女同志有偏见?话说总有股子阴阳怪气?”


    “我怎么就阴阳怪气了?我只是实话实说,你是敏感了!”


    “你、你还实话实说?”


    几个新来的知青,叽叽喳喳、吵吵闹闹。


    温暖暖远远看了一眼,会心的笑了笑,却没有上前干预,而是径自去忙自己的事儿。


    “暖暖,你真的不去上大学?我们南岛也成立了生产大队,有了推荐名额,我这个大队长可以推荐你去!”


    陈村长,哦不,现在应该叫陈大队长了。


    他有些不理解,继续劝说温暖暖。


    按理说,温暖暖作为一个外地来的知青,陈大队长作为本地的大队长,不该、也不会把宝贵的推荐名额让给她。


    但,温暖暖在南岛太特殊了。


    南岛有现在的发展,温暖暖有一半的功劳。


    至于另一半,则是“云从容”和黎行舟。


    不过,“云从容”早在六年前就嫁给了黎行舟,算是他们南岛自己人。


    这对两口子一心扑在明珠造船厂,回南岛的时间都少。


    偶尔回来,小夫妻也是你侬我侬,眼里只有彼此。


    这么恩爱的夫妻,陈大队长也舍不得拆散啊。


    且,平心而论,陈大队长对温暖暖的观感更好。


    她虽然没有嫁给岛上的村民,可她天天呆在岛上,对于南岛的热爱,连陈大队长这些本地人都折服。


    她是真心想要建设好南岛,开荒开办农场,跟着老师们辛苦学习,南岛的每一项变化,都侵染着温暖暖的心血啊。


    以陈大队长为首的南岛村民们,也都不是不知感恩的人。


    人家真心为南岛,他们也要真心回报。

第057章 七零年搞点钱(十六)二更求月票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