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1章 民国落魄千金(六)  大小姐只想搞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1章 民国落魄千金(六)第(2/2)页
郝氏虽然上了年纪,脑子转得却一点儿都不慢。


    “你管?你帮你妈还钱?”


    郝氏看向龙岁岁,她很想知道,卢雪凝要怎么“管”。


    “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


    龙岁岁笑着更正郝氏的用词。


    我们?


    郝氏心底冒出不好的预感。


    果然,就听龙岁岁继续说道:“母亲可不是只生了卢雪凝一个女儿,她还有傅雪如、傅嘉树这对儿女呢。”


    郝氏的眼皮耷拉下来,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阴郁。


    “卢丫头,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雪如和嘉树才多大?”


    提到自己的亲孙女、亲孙子,郝氏就无法淡定了。


    儿子已经没了,孙子孙女就是她的命。


    她才不会让这两个孩子,被卢雪凝拖入债务的泥潭。


    “老太太,您骂得对!傅兴邦干得这是人事儿吗?儿子女儿还这么小,他就不管不顾的自己跑去死?”


    龙岁岁才不会轻易被道德绑架?


    卢雪凝只是姐姐,按照法律,都不算是傅雪如、傅嘉树的直系亲属。


    最该对傅雪如、傅嘉树有责任的是傅兴邦和韩氏这对父母。


    做父亲的逃避了,宁肯自杀,也不愿管孩子。


    母亲呢,又懦弱,只知道哭啊哭,并将“责任”外包。


    还有郝氏老太太,她是傅家弟妹的亲祖母,属于直系亲属哟。


    且,郝氏也不算太老,还不到五十五岁,搁在后世,都还没有退休呢!


    而在这个时代,也是可以赚钱的。


    缝缝补补、洗洗刷刷……呃,好吧,多少有些刻薄了。


    但,龙岁岁觉得,郝氏完全可以拿出自己的私房帮孙辈们渡过难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知道撺掇韩氏在前面冲锋陷阵。


    而她这个始作俑者,却能神隐在幕后,安享一切,却还不用背负什么!


    凭什么?


    就凭郝氏年纪大,凭她不要脸?


    龙岁岁才不会惯着!


    郝氏用道德绑架她,她就把枷锁扯下来,直接去砸傅兴邦的棺材板儿。


    因为不管怎么说,傅兴邦都没有尽到做父亲、做儿子的责任!


    要唾弃,也该先唾弃傅兴邦。


    比起这位,龙岁岁觉得,自己且还差得远呢。


    她唯一需要负责的人,就是韩氏。


    其他的,对不起,她不会圣母泛滥的背负起不属于自己的重担。


    长姐如母?


    还是那句话,母亲没了,长姐才会暂代其职。


    再者,长姐如母,长姐所承担的不只是照顾弟妹的责任,也有掌控弟妹人生的权利。


    呵,就是不知道,郝氏敢不敢把傅雪如、傅嘉树交给她!


    或许,他们只想让姐姐承担照顾的责任,却不愿赋予她“大家长”的权利。


    这,就有些耍流氓了啊。


    龙岁岁会用自己的言行告诉韩氏和郝氏,我不是只承担责任、不享受权利的冤大头。


    你们若是不怕我会用你们“照顾”我的方法来回敬那对弟妹,那就只管把人交给我!


    郝氏年纪大了,或许看不到那一天。


    而韩氏……越是这样的菟丝花啊,越是活得长久。


    龙岁岁哪怕不知道原本的剧情,也能根据人物的性格推测其命运。


    就韩氏这种看似怯懦的人,她估计都比原主更长寿!


    “你!你!”


    听到龙岁岁又dIss自家好大儿,郝氏被气得浑身发抖。


    “好了,老太太,咱们也不用说这些没用的话!”


    龙岁岁逗弄了一番,也有些烦了。


    她索性不再跟郝氏、韩氏这对婆媳废话。


    她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我说过了,我妈生养了我,我自然也会孝敬我妈。”


    “所以,我妈偷偷拿雪庐去抵押的事儿,我就不追究了,抵押的三千大洋的欠款,我也不会追缴!”


    “老太太!妈!”


    龙岁岁逐一看向这对婆媳,缓缓说道,“在这个年代,拿三千块大洋孝顺长辈,怎么着也不算‘不孝’吧。”


    韩氏嗫嚅着,下意识的去看郝氏。


    郝氏则抿紧嘴唇。


    三千块大洋,都够买断母女亲情了!


    若只是“孝敬”,何止是不够,简直太够了。


    “至于傅兴邦骗着我妈签下的那些欠款,那就只能用傅家的房子,以及傅雪如、傅嘉树来帮忙分担了!”


    傅家的房子还能卖个两三千块大洋。


    郝氏老太太的私房,估计也有个几百块。


    傅家的欠款,估计还有两千块大洋的亏空。


    但,傅家还有出版社和印刷厂啊。


    虽然欠了工资和稿费,但办公室、厂房等大框架都还在。


    还有一屋子的书,若是卖出去了,也够还债的。


    龙岁岁不是要把郝氏、傅雪如、傅嘉树等逼上绝路,而是想让傅家的所有人都参与到“还债”的事情中。


    有些事,唯有自己亲力亲为,才能印象深刻。


    否则,他们永远都做不到感同身受,更不会对承担这一切的人感激、感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