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 一觉醒来天塌了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 一觉醒来天塌了第(2/2)页
“十文钱一斤!”
    “为何?”
    “河南府有些日子没有下雨了,土地干涸,有人传言苏州大水,寿安大旱,所以粮价上涨了一倍。”
    “伱们东家是谁?”
    “寿安林家。”
    乔梦卓点点头,随后便朝着王韧拱了拱手,退回了自己的座位。
    众人见陈庆对答如流,不免心中起疑,难道此人当真是河南府那边的生意人?
    李承乾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韧,王韧沉吟着挥了挥手,“先把他们二人押下去,分开关起来。”
    “且慢。”
    纪云沉声道,“诸位大人,我们兄弟二人来此做生意,为何要关押我们?”
    王韧淡淡道:“你们昨晚见过的柳增寿,今天被发现死在了书房里,柳方氏状告你们涉险谋杀他人。”
    纪云:“这位大人有证据么?”
    王韧并没有中纪云的言语陷阱,一脸平静的说道:“依据我朝律法,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本官有权将你们羁押!把他们二人带下去。”
    陈庆二人被带走后,乔梦卓率先开口:“王大人,他们二人身份需要核实。”
    王韧点点头,“我会安排人去寿安那边一验真伪,不过这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七八天的时间。”
    李承乾:“派人通过驿站传讯,加急验明身份。”
    王韧拱手:“如此的话,两三天便足够了。”
    这时。
    负责为柳增寿验尸的仵作,快步走来进来。
    “小人见过太子殿下,诸位大人。”
    “可是有了什么发现?”
    “小人目前已经确定,柳增寿之所以中毒,是因为他昨晚喝了一碗参汤。但是在厨房查验参汤的时候,并未发现参汤有毒。”
    乔梦卓:“按你的意思是,在参汤送到柳增寿书房的过程中,有人在他的参汤里面投毒了?”
    “正是。”
    “如此他们二人的嫌疑便可以洗清了……”
    “未必,看他们二人孔武有力,步履坚定,未必没有折返投毒的可能。”
    李承乾听着有些头大的起身,“你们继续推理案件,孤且去城外看看灾民。”
    “殿下慢走。”
    ……
    长安。
    天下报社的匾额,在一阵敲锣打鼓中,被挂在了门头上。
    过往的行人,有些好奇的停下脚步,探头探脑的张望一二,却闹不清楚,这天下报社是做什么的。
    掌柜徐齐庄一身新衣,满脸笑容的拱了拱手,大声介绍着天下报社。
    “文章,趣事,鬼怪,案件……”
    “只要新奇的,好玩的事情,都可以编写入报,让大家领略一下各位的风采,当今的奇趣妙事。”
    “但凡被报社选中的文章,每一篇文章至少十两银子的润笔费,若是文章做得好,看的人多了,后续还会有一定的分红……”
    徐齐庄的各种介绍后,围观的路人不但没有增多,反而减少了。
    唐朝的识字普及率很低,虽得益于科举的关系,识字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基础摆在那里。
    除了达官显贵外,就是一些家境优渥的商人们,能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他们子嗣读书识字。
    至于贩夫走卒,农夫佃户等想都不要想了,束脩都拿不出,如何拜师读书?
    徐齐庄并未放在心上,笑盈盈的邀请着,愿意进去看看的路人们,随后便安排一些年纪不大的顽童,拿着一累累报纸出发,前往长安各处叫卖。
    “报社?”
    “那少年是掌柜的?”
    “看起来是了。”
    “我倒要看看,这少年能搞出什么名堂,给我来一份。”
    三三两两未曾散去的读书人,好奇的议论着,买下了当日的报刊。
    左右不过一文钱而已。
    当看到报纸上面的文章,诗词后,几名读书人眼前一亮。
    “好文章!”
    “这注解,定然是出自大儒之手!”
    “厉害!”
    “等等,这是……”
    “苏州灾情,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苏州粮商与黄门侍郎刘洎大人同流合污,哄抬粮价导致苏州灾民险些饿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