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章 民心三问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 民心三问第(2/2)页
想要弄掉这个魏王府的钱袋子……
    单凭林长寿一个人还是不够!
    不知道苏旺那边能有什么好消息……太慢了。
    苏尘用力的揉了揉脑袋,杂货铺的进展还是太慢了。若是遍布大唐各处,他又何须如此费力的搜集消息?有的是各种小道消息,主动的送入他的耳中。
    也不知道苏禀那边,有没有搜集到有用的信息。
    苏尘看了看桌面上的名字,笑着将其收了起来,随手拿出一张宣纸。
    民心三问。
    出现旱情之时,当地官员在做什么?赋税到手,百姓生死大可置之不理?!
    为何旱情扩散开来,明言报社第一时间登上报纸?!很快一篇小作文孕育而生。
    ……
    九成宫。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根鱼竿,目光幽幽的看着前方的深潭。
    在他的身后,站着的是此次随行的魏征等人。
    “长安城内发生的事情,你们都听说了吧?”
    “臣等略有耳闻。”
    “朕这前脚刚到九成宫,河南道的旱情,便广而告之。”
    李世民淡淡道:“可是朕明明记得,当初离开长安城的时候,河南道的旱情已经被控制住了。”
    “太子命人送来折子,驾部周乾已经详细的说明了此事,并且业已彻查侍卫冯万里一事。”
    “但是,冯万里消失了。”
    “你们怎么看?”
    众人沉默着,没有开口。
    李世民只好点名:“魏征,你来说说。”
    魏征无奈的开口道:“陛下,以臣之见,那名叫冯万里的侍卫,极有可能是被他人收买,才会犯下如此大错。”
    李世民:“被人收买?被何人收买?”
    被谁收买了,你心里没数吗?
    魏征心中腹诽,却是直接忽略了这句话,一脸平静的说道:“此人不过是个小小的侍卫罢了,虽说每日接触的朝臣诸多,但却并没有几人会记得他。”
    “不说别人,微臣就不记得此人长的什么模样,更不知道他在那里当值。”
    “是以,臣斗胆猜测,驾部司的周乾大人,想来也是如此。”
    “毕竟是宫中的侍卫,都是经过挑选出来的,所以,周大人也并未在意,便将折子交给他,命他转呈太子殿下了。”
    魏征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冯万里被人收买,导致关于河南道的旱情一事折子被人调了包。
    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子才会对李世民说,河南道的旱情,已经得到了控制。
    对于魏征的推断不少人纷纷点头。
    至于收买之人,会不会是太子,则是没有一个人往那个方面去想。
    河南道是大唐的,是陛下的,同样也是太子的。
    太子不至于愚蠢到,用河南道诸多百姓的性命,与李世民开一个欺君的玩笑吧!李世民不动声色,“还有么?”
    魏征:“关于河南道旱情的事情,臣所知晓的消息并不多,不敢妄加揣摩。”
    李世民侧头看了他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你们呢,有什么想说的?”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尽皆笑了笑,沉默不语。
    魏征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们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么?当然没有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这日子,当真是一日不得安生啊。”
    “朕都躲到了九成宫了,太子竟然还派人把折子送过来了。”
    众人:“???”
    好端端的,陛下怎么说起了这个?“朕命他监国,自然是所有的事情,全都由他决断处置……”
    话是这么说,但房相他们那边未必会这么做啊。
    太子虽有决断政务之权,但也要通过房相,申国公等人的认可,方才可以施行。
    唐俭笑着开口道:“陛下,无论是赵国公亦或是房相,申国公素来稳重,况且此事涉及欺君一事,太子送折子过来,也在情理之中。”
    李世民点点头,“传朕口谕,太子监国,朝中所有事务,尽皆交由太子处置,无需送往九成宫。”
    嘶。
    不少人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陛下这是打算置身事外,让太子把此事调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
    甚至。
    陛下这是要坐山观虎斗?
    在场的大臣们,心知肚明的沉默不语。
    “好了,散了吧。”
    李世民挥了挥手,“好心情无端被毁了。”
    “臣等告退。”
    ……
    东宫。
    李承乾揉了揉脑袋。
    九成宫带来的口谕,他已经听到了。
    只是,所有朝中事务,尽皆交由我来处理?
    这意思是……
    不论此事涉及到什么人,都可以把他们拿下了?
    李承乾眼眸微亮,若是如此,我的好弟弟呀,哥哥我可是要动手了!
    “来人,备车,去太子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