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7章 半导体战神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7章 半导体战神第(2/2)页
2000年,在江上舟极力邀请下,张汝京带队来到沪市考察,随后中芯国际创立。
    经过几年的发展,即便中芯拥有便宜的土地,以及各项政策补贴,也都无法摊平这个成本。
    随后受到台积电起诉负面新闻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中芯国际股价节节走低,连年亏损。
    2007年,中芯国际亏损1950万美元
    2008年,中芯国际亏损达到4亿美元以上。
    连年亏损所带来的是国产晶片事业快速叠代发展,中芯国际将半导体工艺制程的水平从落后世界顶尖水平四代提升至仅差一代,而且在沪市丶京城丶天津等多个地区建厂,带动了当地晶片产业发展。
    在华夏,目前中芯国际是唯一一家拿得出手的半导体代工企业。
    而付出的代价是中芯国际成立以来,从未盈利,这是外患。
    而内忧则是股东繁杂,内部管理层矛盾不断,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成为导火线的事件,是来自台积电起诉中芯事件,后者败诉。
    09年,美国法院判决中芯国际赔付台积电10亿美金罚款,分期4年进行支付,让这场打了6年的官司,成为华夏半导体行业最惨烈的一战。
    而这一年中芯亏损金额将近10亿美金,根本没有能力来偿还台积电的赔款,如果判决正式在华夏生效,中芯可以直接宣布倒闭了。
    张汝京丶江上舟和律师团飞往湾湾,与台积电紧急谈判。
    最终中芯跟台积电达成庭外和解,和解协议中芯国际赔偿2亿美元现金及10%股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附加条款:张汝京必须离开中芯国际!
    从败诉到公布张汝京离职,仅仅7天,非常快速而效率。
    09年11月,张汝京签署了离职文件,同时,他也签署了一份竞业协议:从2010年起算,三年之内,他不得再从事晶片相关的工作。
    这对于一位已经61岁的老工程师来说,似乎是宣告了事业终止。当时有消息透露,他或许会从事一些慈善或教育类工作,这是许多企业家退休后的常规操作。
    张汝京离职后,江上舟临危受命出任董事长,他将中芯国际的业务板块从存储器制造转型为晶圆加工,扭转了整体亏损的局面。
    但没人知道的是,此时的江上舟,已是肺癌晚期。
    2011年6月,跟张汝京并称中芯两大战神之一的江上舟因病逝世,享年64岁。
    「在半导体工艺方面,我们不一定要样样精通,只要有几样走在国外前面,就可以走出属于我们的发展道路。」是江上舟在生命最后岁月里,留给华夏晶片行业的忠告。
    此后,中芯国际内部由于股权繁杂,派系交错迅速陷入混乱,内斗期间,高层相继出走,发展几近停滞。
    就此,中芯国际迎来至暗时刻。
    资料中显示,张汝京离职后并未真正退休,他在竞业协议中得知,在相关行业中,他被允许从事的领域为LED和太阳能。他转身即开始筹建新的工厂,为LED产品生产变换光谱丶转换电压等功能晶片。
    陈默和雷军当时在看完手中资料后,大受震撼,不论是江上舟还是张汝京,两人心中不约而同浮现出两个字:国士!
    在飞机上,两人已经达成共识,这次一定要说动张老,不是让他出山,毕竟还有竞业协议在。
    而是让他隐居幕后指点江山!
    沪市,雷军和陈默两人第一次见到张汝京是在一个上科大举办的一场讲座,张汝京给大学生上了难忘的一课。
    雷陈二人听完感觉更像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分享。
    那就是为什麽张汝京,在大陆出生,打记事起成长在湾湾,成功于美国,却回国建厂。
    在课后提问环节,陈默冒充学生还问了关于「华夏晶片展望和目前跟国外的差距。」的问题。
    张汝京乐观中带着一些沉重大概聊了几句,没有过多展开
    沪市映瑞光电科技公司,这是一家主要从事LED外延晶片丶衬底材料及其相关配套零部件的公司。
    企业创始人正是张汝京。
    讲座是12月4日听的,12月5日,雷陈二人来到映瑞光电公司,见到了张汝京。
    「我记得你,你是昨天提问的那个学生?」张汝京指着陈默说道
    感谢「盘盘扮扮」书友的打赏~
    感谢「书友20240719121559702」大佬的打赏~
    两位老板大气~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