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0.第100章 夏国微型计算机的奠基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0.第100章 夏国微型计算机的奠基人第(2/2)页
在研究,不过我们已经找了几家厂子的八级工师傅,准备让他们先做个图形母版出来。”
    “现在KPF光刻胶研制成功,很快就可以投产,下一步,就是进行整个流程实验,完成更高集成度的光刻并封装。”
    “李暮你设计的光刻机,虽然看起来有些土法的味道,但只要略作升级,将其潜力挖掘出来,就能达到1000个晶体管以上的大规模集成。”
    “距离咱们完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做出我们国家第一款实用型芯片的时间,恐怕已经近在眼前!”
    说到最后,王绶觉的脸上满是振奋。
    无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还是芯片工业化,都意味着夏国的半导体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半导体虽然属于高精尖科技,但再好的科技,也得落地才行。
    而芯片工业化,就为半导体落地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太好了!”李暮此时也不禁激动起来。
    “王所长,如果还有什么任务,可以尽管交给我。”
    王绶觉哈哈笑道:“剩下的交给我们就行,毕竟不是什么开拓性研究,难度没那么大,你就在学校里安心……安心学习。”
    说到最后,他有些忍俊不禁。
    不止他,就连边上的专家教授都有些憋不住笑了起来。
    李暮做出的成就,已经超过了许多学校的教授。
    那些给他上课的老师,要是知道下面听课的学生已经是半导体界的“大人物”,也不知道上课会不会有压力。
    “也好,我时常觉得知识储备还不够多。”李暮想了想,没有坚持留下来。
    刚刚只是因为想到芯片工业化后的科技发展速度,有点太激动了。
    现在想想,确实不能把活儿都做了。
    反正后面的东西,由他做还是半导体研究所做,时间的差距也不大。
    人情世故嘛,还是要有的。
    ……
    众人没有在312实验室待得太久,就跟着王绶觉离开,去为不日即将面世的第一块实用型芯片做准备。
    蒋为新等人理所当然地要参与实验,所以一下子就剩下了李暮一个人。
    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抓紧时间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他开始自己按照KPR光刻胶的制作流程试了一遍。
    结果,毫无疑问的失败了。
    尽管他小心再小心,但在一些细节上的处理还是不够。
    连续七八次后,总算做出了一管,只不过成品一看就有不少问题。
    “还得练啊。”李暮皱着眉,有些不满意自己的进度。
    幸亏没人看到他做实验,不然恐怕会得到一个动手能力与理论天赋成反比的结论。
    他将用过的器皿和试管都清洗干净,彻底销毁“证据”后,离开实验室。
    走出小楼,正打算回学校,忽然看到几个研究人员拿着资料袋走过去。
    而他们来的方向,用几个大字写着——档案室。
    “来了这么久,还没去过呢!”李暮看到之后,忽然想起来自己手里的通行证,是可以去档案库借阅资料的。
    以前是怕被注意没敢去,但现在自己都成为研究小组的成员,就没这个担心的必要了。
    李暮走到到档案室的门口,拿出通行证后,顺利进入其中。
    档案室的面积并不大,一排排铁架子上摆放着各种资料。
    他扫了一眼,就看到一份关于国外半导体发展的档案。
    拿出来一看,里面是各种期刊和杂志,还有人做了专门的梳理和总结,时间就在一个月前。
    京工院图书馆里拿到的资料,比这儿落后小半年。
    李暮抱着资料,左右看了看,找了张桌子坐下。
    他拿出笔,一边看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
    ……
    写了大概半本笔记,李暮身子往后一仰,感叹道:“和阿斯克给的资料没法比啊!”
    从后世的角度作总结,当然要比现在更加全面和清晰。
    李暮站起来抻了抻身子,把资料归拢,准备放回去后就离开。
    抄笔记是为了增加他拿出科研成果的可信度,但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
    不过就在他回头的时候,忽然发现身后站了一个二十八九岁左右的青年,而且似乎已经站了很久。
    见被发现,他伸出手,笑道:“你好,我叫吴希。”
    “你好,我是李暮。”他礼貌地和对方握了握手,隐隐觉得对方的名字有点耳熟。
    “吴希,吴希……是他?”李暮嘴里念叨着对方的名字,脑中忽然闪过在半导体发展史资料上的一个名字。
    他连忙打开聊天页面查看,不出所料,果然是他。
    吴希,夏国第一代晶体管、晶体管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奠基人之一,妥妥的一超级大佬。
    吴希笑了笑道:“久闻大名了,我在半导体所可是听说了不少关于你的事迹。”
    “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李暮笑了笑,淡淡道。
    吴希看着他的表情,不由笑意更浓了些,果然和传闻中一样谦虚。
    他想了想道:“我刚刚看你在记笔记就没有打扰,你在看半导体应用方面的资料?”
    “对,现在芯片的研制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不日就能成功面世,是该考虑考虑如何应用的问题了。”李暮笑道。
    吴希闻言不由赞叹道:“不愧是天才,总是能想到别人前面去。”
    “什么天才,不过是按照别人的经验在走罢了。”李暮汗颜道。
    “先虚心学习M帝的经验,再去超越它,也是一种大智慧。”吴希笑了笑,正打算再说些什么,又突然想起这是档案室:
    “咱们出去再说。”
    ……
    两人来到研究所小操场的一颗榕树旁,在一条长椅上坐下。
    吴希迫不及待:“当今世界上半导体最先进的国家就是M帝,他们当前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规模,都要超过我们。”
    “虽然现在我们的技术追上来,但是产业完全没有跟上。”
    “就比如计算机方面,我们离M帝还有很大的差距,想要弥补这个差距,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
    听着他的感慨,李暮微微颔首。
    确实,哪怕技术达到了,但是你想要应用,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去转化。
    “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并重,早日把计算机研制出来。”吴希最后总结道。
    然而李暮却微微皱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