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1.第131章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1.第131章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第(2/2)页
此刻,众人心中都有无数问号,想拉着李暮问个清楚,又抹不开脸。
    李暮故作没发现他们满脸的问号,见所有人都拿到设计资料,当即开口直入主题,不给私下私下深入交流的机会:“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教授,我先来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番。”
    “首先从转炉系统开始,它主要由交流变频电机、一次减速机、二次减速机和扭力杆平衡装置组成。”
    “整个系统采用四点啮合全悬挂柔性传动型式设计,力矩平衡机构为扭动力杆,其主要特点是低速、重载、大速比……”
    ……
    李暮保持着平缓的语速,吐字也尽量保证有力清晰。
    会议室里乌泱泱的一堆人,声音但凡小一点,都可能有人听不见。
    好在开始时下面还有点声音,但说到一半时,会议室内就安静得落针可闻。
    只不过让走到会议室门口的钱树言吓了一跳,还以为记错了时间,今天不是开会的日子。
    他看向会议室内,只见李暮说完后,叶朱培很快就站起来,语气轻快道:“大家有什么疑问尽管开口,不要不好意思。”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想要请教。”
    “比如这个炼钢中的吹氧问题,氧气被吹到转炉的热金属上,是怎么实现的碳、硅、锰和磷等杂质的去除?”
    “李暮,你快给我说说。”
    他当然不是真的不懂,只是在帮助李暮打破僵局,尽快让所有人都进入到研究的状态。
    毕竟在场的都是有一定成就的专家和教授,又和李暮不太熟,难免放不下脸面提问。
    果然,随着叶朱培的起头,很快所有的教授都纷纷问出自己的问题:
    “我先问自由气体射流,在速度达到一定音速值的时候,你怎么确定会对径向和轴向的速度产生影响?”
    “铁水供应系统里的铁水罐车,罐体重心比倾动重心一些,就能实现灌体运动时的稳定和便于倾动复位?”
    ……
    面对着一个个专家和教授的问题,李暮先是感激地看了眼叶朱培,然后耐心地给出解答。
    一场会议持续了整整5个小时才结束,说得他口干舌燥。
    好在效果十分不错,至少现在会议室里的大部分教授,都满是欣赏,纷纷为他的博学而惊叹。
    眼看会议进入到尾声,叶朱培及时地站起,走到台上道:“我有个提议,咱们分一下组,各自选择擅长的方向进行深入突破。”
    “靳专家、杨专家、张教授、卢教授,再加上我,分为5组,大家商量一下,尽快做出决定。”
    “钢铁生产,是我们国家基础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各位,机会摆在眼前,我辈奋起直追,赶超M帝的时候到了!”
    他的鼓舞让会议室内的众人忍不住热血沸腾,纷纷鼓起掌来。
    这些话,李暮来说远不如叶朱培来说更合适。
    不过很快就有一个三东的教授疑惑道:“叶所长,李暮难道不参与研究吗?他可是整个顶吹氧气转炉车间的设计人啊!”
    这个问题一出,众人也反应过来。
    这个分组,好像还真没提到李暮要研究什么。
    叶朱培笑道:“这个问题我和他商量过来,由他来抓研究的总方向。”
    ……
    接下来的几天,分组完成后,研究很快有条不紊地展开。
    李暮再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忙得脚不沾地的感觉。
    本来叶朱培提议说让他主抓研究的总进度的时候,他还很高兴,觉得不用深入接触不熟悉的众人,可以规避暴露自己其实只是拿来主义的风险。
    可实际上,他几乎什么都要管,累成了狗。
    好在这种状况只持续了几天,这些来支援的专家和教授们水平都站在钢铁冶金领域的前列,在明白了关键点后,很快就能自主研究。
    不过还没等李暮松一口气,叶朱培又找上门来。
    他直接道:
    “现在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平炉使用的耐高温材料在1350-1500℃,而顶吹氧气转炉会达到1650-1750℃。”
    “如果使用旧材料,转炉的炉龄会大大降低。”
    “所以我们要必须要研制一种新的耐火材料。”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纸面上看不出的问题,这时也都显露出来。
    炉龄,是工业用炉从开始使用到损坏这段时间内熔炼的炉数。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哪怕顶吹氧气转炉技术在质量和效率上能大大地超过平炉技术,成本也会大大提高。
    “材料这块,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李暮看着叶朱培期待的眼神,摇了摇头道。
    这次他是真的不知道。
    主要是材料这块,在什么时代都是机密。
    哪怕是资料上写明白了,用白云石二步煅烧和轻烧油浸砖,采用湿法、并半干法喷补技术,在造渣制度上作了改进,就能使炉龄大幅度提高。
    但这玩意就和大蘑菇的公式E=mc一样,你就是知道也搞不清楚怎么造。
    闻言,叶朱培沉吟片刻,然后道:“我倒是认识两位在这方面比较有研究的教授,就在五道口技术学院任教。”
    “不过这两位教授已经年近八十,现在已经不搞研究,专心教育。”
    “要想请动他们,恐怕得你我亲自登门才行。”
    “好,没问题。”李暮当即点点头。
    主要是问阿斯克也不可能,这种信息在网上绝对无法查到。
    涉及机密的问题,很可能会让阿斯克起疑,万一让他们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得不偿失。
    开完会议后。
    李暮也不耽搁,立马就和叶朱培去五道口技术学院找人。
    ……
    按照门卫大爷的指引,两人来到一处教师宿舍。
    门口的花坛,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细心地照顾着长势喜人的小番茄,看到两人过来。
    他眼睛在两人之间打量了一圈,然后将目光看向年长的叶朱培,问道:“你们是?”
    “徐老,您好,我是叶朱培,化工冶金研究所的所长,往几年京都的学术研讨会,我们还见过。”叶朱培笑着道。
    徐老道:“哦,叶所长啊,你好你好。”
    “我是李暮,徐老您好。”李暮也打了个招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