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3.第183章 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研制成功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3.第183章 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研制成功第(1/2)页
第183章 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研制成功
    每天在超算的各个研制组连轴转,他需要及时地整理,把控进度。
    目前硬件组那边的进展总体还算顺利,不过散热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上次他提出液冷冷却的方法,在实际研究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传统的风冷技术想要给超算散热肯定不太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转向液冷,但液冷技术在世界上都才刚刚出现,想要突破需要不少的时间。
    还有能耗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暂时还没有被人注意到,但是在未来肯定会凸显出来。
    以超算庞大的体积,想要运行起来需要的能耗会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数字。
    唯一的办法,便是在处理器、散热系统、软件、并行计算和数据压缩与存储等方面进行优化。
    简而言之,做得能用不够,还必须做得好。
    这无疑加大了研究的难度。
    “培养计算技术人才储备也要想想办法,国内现在的应用案例很少,原有的教材只有程控数字交换机,这回倒是可以把加上一些电子手表和掌机的部分。”李暮心中暗道。
    软件的开发不会止于一个超算,后续应用到军事、医药、气象、模拟大蘑菇实验等等,都需要专门的应用软件去支撑。
    ……
    一边想,李暮一边在笔记上纪录,等梳理得差不多,已经到了半夜11点。
    坐在床边看书的赵参军见他抬起头,及时提醒道:“差不多该休息了。”
    “不着急,我再学一会儿。”李暮摇了摇头,拿起手边的钱五师《D弹概论》的手稿。
    现在他的时间确实太紧张了。
    每天的学习时间就不多,只能从睡觉时间里面挤。
    就连钱五师那里,他都有好久没有去过了。
    自动化制导系统的研制,随着超算项目的立项,暂时被搁置,能用的人手差不多都调到了半导体研究所。
    他想要继续研究,只能自己在这方面下功夫。
    ……
    次日,李暮来到半导体研究所。
    正准备开始忙碌的一天,忽然,实验楼上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这声音在如今沉闷的半导体研究所中如同一声惊雷,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循声看去,发现竟然是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的方向。
    “难道分布式投影光刻机成功了?”李暮眼中露出喜色,立刻急匆匆地向实验室的方向赶。
    如果光刻机突破,腾出的人手就能让光盘存储器那边的压力大大地缓解。
    ……
    到楼上的时候,严佩林和王绶觉两人也匆匆赶来。
    黄新华从里面走出,看见他们三人,想到闹出的这么大动静,脸上稍稍露出些许尴尬之色。
    不待他开口,李暮便迫不及待地问道:“黄教授,是分布式投影光刻机成功了吗?”
    闻言黄新华脸上的尴尬之色更浓,微微瞪了边上的刘泽和王杨两人一眼,然后道:
    “还没有,只是物镜系统有了新的突破。”
    “最新的镜片实验数据,已经距离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的镜片要求十分接近了。”
    “但要完成的话,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
    他的话让原本高兴的众人都愣了愣,没想到竟然闹出这么个乌龙。
    “那也很好了,镜片突破的话,解决物镜系统的事只是时间问题。”李暮笑道。
    一旁的严佩林和王绶觉也道:“是这个道理,虽然只是初步成功,但也非常好了,对我们超算的研究是莫大的鼓舞啊!”
    超算的研究开展到现在,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其实不是没有人怀疑能不能做出来。
    若非李暮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肯定会有人提出异议。
    但即便如此,难免还是有人心里打鼓。
    如果连集成度都达不到,那么他们基于一亿次每秒算力研究的很多东西都毫无用武之地。
    面对众人的夸赞,黄新华脸上也露出些许笑容,分布式投影光刻机在他手里研究了那么久都没有成功,要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他想了想,看向李暮,道:
    “后续的研究,我想请你更多的参与进去,加快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的研制。”
    “镜片的问题虽然已经差不多被解决,但后续仍旧有不少困难亟待解决。”
    “提高集成度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只有你,才能大大地缩短这个时间。”
    黄新华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暮。
    尽管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但在他的心中,李暮在半导体方面的水平早就超过了他自己。
    一旁的严佩林和王绶觉也看向李暮。
    不过他们眼中的忧色更多。
    毕竟李暮现在的担子已经很多了。
    作为总设计师兼总顾问,他本来不需要解决这么多的技术细节问题,只要牢牢地把握住大方向不出差错即可。
    但是他却始终游走在研究的第一线,这种精神及其可嘉。
    可难免叫人担心他的身体状况
    “没问题。”李暮点点头,不出所有人的意料,直接答应下来。
    在别人眼中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他可是有着从伊力诺依大学国家超算研究中心下载的资料的。
    前面的铺垫都已经被黄新华等人完成,他要做的就是“一拍脑袋”拿出主意就行。
    就是可惜没有最新的EUV光刻机的资料,那东西好像是盒兰的一家公司生产的,是全球光刻机领域的龙头企业。
    “看来得找个机会撺掇阿斯克去盒兰一趟。”李暮心中暗道。
    ……
    短暂的高兴过后,大家很快又回到各自的岗位,开始实验。
    李暮也带着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研制组的成员,前往会议室开会。
    进入会议室,众人依次落座。
    看着台上的李暮,很多人都不由挺直了腰杆,用期待的目光看向李暮,等待着他给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这种熟悉的感觉,自从超算的项目开始启动之后,他们很久没有体会到了。
    “大家先来说说问题,顺带说说自己的想法吧。”李暮站在台上,却没有着急立刻拿出资料。
    直接解决问题固然能够让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的研制速度大大提升,但这种“拿来主义”对刘泽和王杨等还在成长的研究生其实相当不利。
    黄新华和其他的专家教授们见到他的做法,也是含笑点了点头,显然非常认


183.第183章 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研制成功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