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2.第212章 脉冲多普勒雷达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2.第212章 脉冲多普勒雷达第(2/2)页
,你看我我看你。
    即便得到李暮亲口确认,咋还是那么不真实呢。
    天才他们见过,但再天才的人,也没有二十几岁就这么猛的吧。
    “敢问李顾问您今年多少岁了?”一个30多岁的研究员没忍住开口道。
    李暮微微笑了笑:“二十三。”
    好嘛,最后一个脸嫩的可能也被排除了,就是和看起来一样年轻。
    “行了,都先坐下,你们是来讨论研究的,不是来打听李暮的个人情况的。”申中益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闻言,众人这才陆续入座。
    因为座位不够,所以不少人还是搬着小凳子来的,在周围坐成一圈。
    申中益先给李暮一一介绍道:“这是雷达研究所的副所长,张国英,这是刘勇探教授,王犇教授,张海事教授……”
    “各位教授好,希望以后多多指教。”待申中益介绍完后,李暮站起来微微躬身一礼。
    他毕竟年纪轻,哪怕是有着特邀专家的名头,该有的客气还是要有的,不然恐怕要给人落下一个狂妄的印象。
    以后还是靠这些大佬们帮助他研究呢,可不能得罪。
    申中益对李暮的表现十分满意,点了点头道:“好了,不说废话,咱们马上开始吧。”
    雷达研究所目前的研究项目,是关于多普勒雷达的设计研发。
    这种雷达又称脉冲多普勒雷达,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探测运动目标的位置和相对运动的雷达。
    59年,M帝的通用电器公司,便研制出了能够跟踪3000英里(约4828千米)外,600英里(约966千米)高D弹,且预警时间在20分钟的弹道D弹预警雷达系统。
    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只有M帝在这项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即便是老大哥,都暂时还没有研制出来。
    申中益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研究的项目,然后道:
    “多普勒雷达含距离波门电路、单边带滤波器、主波束杂波抑制电路等等多项电路结构。”
    “目前我们对于它们的研究,因为技术上和设备上的原因,是比较缓慢的。”
    “但你在半导体方面接连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让我们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反倒超过了M帝许多。”
    “所以我认为,有你的加入,一定能够使多普勒雷达的研究速度大幅提升,追赶M帝!。”
    他说话之后,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暮。
    其他众人亦是如此,紧盯着李暮满是期待。
    集成电路上的优势在早期还不明显,但随着集成度的越来越高,任谁都能看出它会是未来各种精密仪器的发展方向。
    面对众人的目光,李暮微微沉吟片刻,然后道:“我认为原先定下的对标M帝的实验目标,有点不合适。”
    “不合适吗?那降低一点要求也是可以的。”申中益愣了愣,然后道。
    他也知道以现在夏国的技术水平,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难。
    但听到李暮这么说,还是免不了有点失望。
    其他专家教授也是心中叹气。
    看着众人失望的目光,李暮捏了捏自己的下巴,道:
    “为什么要降低要求,应该提升才对啊!”
    “以我们现在的半导体技术水平,在集成电路的技术上要领先M帝至少十年。”
    “这么多的领先,性能方面几乎是全面碾压,无论是预警范围、预警高度,还是预警时间,都至少提升2倍!”
    办公室内随着李暮的话陷入一阵沉默。
    2倍,那是什么概念。
    6000英里,9656千米的跟踪范围,远超夏国地图的最远直径5500多公里,连周边的海域也能完全覆盖。
    如果能够研制出来,完全可以让那些敢于入侵夏国领空的敌对势力无所遁形。
    “李,李顾问,您不是开玩笑吧。”副所长张国英结结巴巴道。
    不是他不相信李暮说的话,是在是这个数据太夸张了,雷达的探测距离和探测高度这些,一般都是几百或者几千地提升。
    倍数增长,闻所未闻!
    李暮笑道:
    “当然是真的,而且我不是毫无根据地提出这个目标。”
    “我目前正跟着钱五师先生攻读应用物理学,对航天航空领域也有一定的了解。”
    “之前我就完成了自动化制导系统的研制,并且正准备继续开展地空D弹的深入研究,所以对雷达也有一点心得。”
    “原来您的老师是钱五师教授!”张国英惊讶道。
    钱五师三个字,在国内还是很有分量的。
    名师虽然未必出高徒,但是至少能被其收为学生,说明李暮的能力不是吹出来的。
    这么说来,2倍的数据提升,还然真有这个可能!
    众人亦是一阵恍然,不过旋即又发现哪里好像不对。
    等等,不是半导体界第一人和权威专家吗,怎么会跟钱五师学习应用物理?
    申中益也发现了这一点,忍不住好奇道:“李顾问,您竟然连应用物理也懂?”
    “谈不上谈不上,只是有所涉猎而已,连研究生都还没毕业呢。”李暮谦虚道。
    众人闻言,俱是苦笑不已。
    研究生没毕业就能解决自动化D弹制导系统,这个水平,就是博士生来了都得傻眼!
    ……
    在雷达研究所待了三四个小时,李暮先简单地了解了一下目前多普勒雷达的研究情况和进度。
    然后他便回到半导体亚牛所,开始摇人。
    距离波门电路、单边带滤波器和主波束杂波抑制电路等等多个集成电路项目的研制,他指导可以,实操肯定不行。
    倒不是不会,而是时间不够。
    他先来到黄新华这边,让其帮忙推荐几个人过去帮忙。
    黄新华道:“徐教授和卢教授两位在半导体上面的水平不弱于我,应该能帮助你解决前期的困难。”
    “你还可以把刘泽和王杨两个人带去,他们的水平虽然还不够,不过打打杂没什么问题。”
    “行,那就按黄教授您说得办。”李暮回忆了一下,徐、卢两位教授在之前的研究中确实表现得不错。
    至于刘泽和王杨,进步也很大,跟去研究完全没有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