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5.第235章 “河图”现世!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5.第235章 “河图”现世!第(2/2)页
们集团会与高校达成技术研发的深度合作,在全国各地的高校成立实验室……”
    ……
    距离人们大会堂较远的的一处房间内,李暮通过广播的方式,将自己这几天来写好的计划娓娓道来。
    他看不见会场内众人的反应,只能通过旁边拿着电台的同志的实时播报,对众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麻烦是麻烦了一点,但胜在安全。
    半导体集团的总设计师,可不同于以前发明大王的小打小闹,很容易便会让有心之人盯上。
    即便上面肯定会严加保护,但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
    结束一段发言后,李暮等了一会儿,很快便有负责通讯的同志将会场那边的消息传了过来。
    他的计划,其实还是基于原来的那套产学研体系,不过在一些细节上做了很大的调整。
    比如补助产品研发政策,半导体集团会出钱,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每年对全国各地实验室的半导体产品与技术研发项目进行资金上的支持。
    这当然是个赔钱的事情,但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却是必要的步骤。
    李暮看着纸上会议现场专家的提问:“半导体的产业,是要集中在京都,还是会分散在各地。”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麻烦。
    虽然为了夏国的发展,大家劲都会往一处使。
    但也不能搞厚此薄彼不是。
    很多半导体工厂,为了运输方便,基本都建造在沿海地区。
    94年之前,各地的税收大部分都是留在地方,用于各自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
    也就是说,各地一样出人出力,最后可能一个工厂都捞不到。
    看完上面的内容,李暮微微沉吟片刻,然后示意负责操控广播的同志自己要发言。
    ……
    大会堂内。
    广播的声音再次响起,道:
    “关于工厂建设的问题,我和几位领导已经讨论过,目择地原则,还是集中在京都和沿海地区。”
    “但大家也不必担心,半导体产业的规模会与越来越大,需要的人工也会不断增加,以后的工厂,肯定会遍布全国各地。”
    “而且,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其实还是技术,只要技术好,不愁没有效益……”
    ……
    李暮简要地阐述了一番关于以后工厂建设的方针,为在场的众人答疑解惑。
    这个时间点便开始全国大建工厂,显然是不可能的。
    很多地方的交通并不发达,运输工具更是简陋,贸然建厂,势必会导致成本大幅度增加。
    说清楚了这些时候,一众专家和教授也纷纷表示支持。
    随后,李暮又就各地半导体实验室的发展方向,还有和高校怎么合作,如何合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待一一解答了众人的疑惑后,他才长松了一口气。
    随后,丘领导又就半导体集团的人事任命等问题,做了一番发言。
    集团领导这一块,将会由他暂时兼任总经理,谷峥兼任副总经理,统管行政方面的问题。
    然后下设技术部、产品部、游戏部、工程部等等多个部门。
    游戏说起来也算是产品的一部分,不过因为李暮的强烈坚持,加上上面考虑到游戏确实具备极大的经济价值,所以被单独列为一部。
    游戏部部长一职,由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严佩林担任。
    不过严佩林只是替李暮打个掩护而已,实际上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是黄坤。
    还有产品部也是一样,明面上是一位老教授,实际上是吴希负责。
    这套班子,基本都是李暮的老熟人,十分方便他以最快地速度,将各个部门的技术团队建立起来。
    要是换个新人,光是建立信任都需要不少时间,也没那么得心应手。
    ……
    李暮一边走出广播用的房间,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研发目标。
    就在他想得入神的时候,眼睛的余光忽然看到董华兴从远处走来。
    雪地中,后者脚步飞快,满面红光,十分高兴。
    半导体集团的成立,最直接的受益者无疑是外贸委员会,以前是没有外汇花,以后只怕是要愁着怎么花了。
    他走上前,笑道:“最近的特殊津贴已经打到了你的账户上了,你有空记得去看看。”
    “好,我还真忙忘了这茬。”李暮愣了愣道。
    上次在半导体研究所建了几栋楼,把存款花去大半后,他也没有再关注这个事情。
    既然董华兴提醒,那一会儿就去看看。
    不过这回要往哪儿捐呢,有点犯愁啊!
    董华兴看李暮有点出神,继续道:“对了,等等你有空没有,小何先生想请你吃个饭,商量点事情。”
    “放心,他上次在你面前碰了软钉子,这回不会再犯浑了。”
    上次,也就是李暮婚礼的时候,何振华送了个礼。
    贵重倒是没多贵重,但对比一众部门大佬送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之类的东西,便很显眼了。
    虽然李暮没收,但其实心底还是不打算和对方有太多接触的。
    不过董华兴开了这个口,那么他也不好拒绝,想了想,道:“行啊,那我就去吃吃。”
    ……
    京都,东来顺羊肉馆。
    几大盘羊肉摆在桌上,铜锅里的汤汁“咕噜咕噜~”地冒着泡儿,在寒冬腊月里炸开一朵朵细小的油花。
    李暮夹起一块涮羊肉,在锅里一涮,裹上鲜香的蘸料,往嘴里那么一送,那滋味真叫一个绝。
    一边吃,他一边调侃道:“小何先生,先说好了,我吃得可不少,到时候您可别看到账单赖账啊!”
    “您这是说的哪儿的话,只要李顾问想吃,我就是包下今天的羊肉馆子,也要让您吃得痛快。”何振华道。
    别说请李暮吃一顿,即便请一辈子他都乐意至极。
    哪怕他的生意做得再大,赚的钱再多,但和一个国家的顶尖科学家相比,还是显得有些不够看。
    能像这样搭上线,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
    李暮一边吃着涮羊肉,一边观察着何振华的微表情变化。
    见他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由微微笑了笑,道:“行了,小何先生您有事就说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