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95.第295章 碳纤维生产线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95.第295章 碳纤维生产线第(1/2)页
李暮也觉得这个突然想到的理由有些蹩脚,只好实话实说道:
    “好吧,我承认,我是觉得你天天这么研究,有点太累了。”
    “去川渝一趟,正好可以休息一下,还能和那边交流学习一番,何乐而不为,是不是?”
    “放心,最多去一周的时间,不会影响这边的研究的。”
    “那好吧。”王娅想了一下,如果只是一周的话,那确实可以接受。
    而且去川渝那边交流学习,也是一个检验自己所学的机会。
    ……
    次日,早。
    洗漱锻炼完后,李暮来到半导体研究所。
    他直接找到王绶觉和吴有望,和他们说了要去川渝的想法。
    两人虽然有些震惊,但知道他是为了研究的事情,因此也没有多问。
    不过对于他想将CAD、CAM、CAE三个软件带过去,就有点奇怪了。
    王绶觉疑惑道:“在京都都还没有普及开来,现在拿过去是不是太早了些,那边也才刚刚有02型计算机而已。”
    “论水平他们短时间内肯定是追不上进度的,但这并不妨碍这些软件的应用。而且也能提升川渝那边的软件工程水平,为以后软件工程专业地推广助一把力。”李暮解释道。
    直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对于软件的概念,也依旧停留在报纸和电台里听过的报道上。
    实际有什么效果,大家都不清楚。
    即便京都这边先搞出来了,并且大力地宣传。
    但落实到地方,受限于重重条件,可能很难达到同样的标准。
    李暮继续道:“趁着这次过去,我和那边的专家和教授们多交流一番,他们的成功,也能辐射到周边的地区,带动国家整体软件水平的发展。”
    “好,那我再找几个专家跟你一起过去,这件事完全可以作为一项专项计划来做!”吴有望很快反应过来,道。
    一旁的王绶觉嘴唇蠕了蠕,显然也有意开口。
    见状,李暮连忙道:“王所长,您就别去了,要是您也走了,所里便没人能解决各个研制组遇到的问题了。”
    “我知道。”王绶觉有些哭笑不得,道:“我就是想问问,你要不要带几个年轻人过去,所里现在能跟你一起走的人可不多。”
    李暮这才放心下,道:“这个我早就想好了,带王娅、杨天形、雷鸣和周溪令他们四个去就行。”
    他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将自己定好的人说了出来。
    至于哪位教授要去,他没有插手,由吴有望去协调。
    “好,按你的要求来。”吴有望点了点头,一时倒是没有反应过来不对。
    倒是边上的王绶觉,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暮。
    不过他也没有戳破,毕竟王娅的能力确实没的说,研究的领域也相当广泛。
    要不是后面选择继续跟黄新华搞集成电路,这回在软件研发这块,这么都能当上个组长了。
    ……
    接下来的一天时间,李暮都在忙着安排所里的研究事宜。
    第二代超算、03型个人计算机以及01型操作系统这边倒是比较稳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CAM、CAT和CAE三个软件服务器的研发,原理和CAD也基本差不多,简单地开了个小会便被解决。
    花费时间最长的,还是在大马力柴油发动机上。
    吴有望打了申请之后,上面的没用多久便把人调了过来。
    但这些专家和教授,大都还不清楚什么是CAD、CAM,想要上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好在水平没的说,看到他给出的图纸后,很快给出了各方面的意见。
    ……
    一间机房内。
    李暮将这些研究汽车发动机的专家和教授们提出的意见一一采集。
    待众人说完后,他拉过一块小黑板,开口道:
    “大家的想法都说完了,那么我也来说一说我的设计想法。”
    “这个柴油发动机有三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和气动系统。”
    “先来说说曲柄连杆机构,它是发动机内部的关键部件,通过连杆,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
    一边说,李暮一边在小黑板上画出各种理论设计图。
    速度之快,看得下面准备不及的专家和教授们都有点跟不上。
    还是他忽然发现坐在前排的几个年轻专家的眼神逐渐变得清澈,才反应过来,连忙放慢速度。
    依次将三大机构和四大系统讲解了一遍。
    待他说完后,一个专家立刻开口道:“您的设计是很合理的,不过有一些部件,以我们现在的加工水平,恐怕还没有办法达到。”
    “没错,李顾问,您的理论确实很厉害,但稍稍有点脱离实际,除非纯手工加工,但那也不现实,柴油发动机的工业化不可能全靠手工来完成。”另一个教授接着道。
    他们各自都是在汽车发动机领域浸淫多年的权威,自然不会因为李暮身上的光环,就盲目地直接相信。
    李暮笑了笑,道:
    “按照现在的加工水平,确实有一些难度,但如果我们的加工水平很快便能得到提升呢?”
    “大家请看我身后的计算机,这款软件,做CAD,相信大家应该也有所耳闻。”
    “接下来请看我演示,如何利用它在短时间内绘制出一张图纸。”
    说完,他便立刻动手,操作起电脑,在屏幕上绘制柴油发动机配气机构部分的结构图。
    因为操作系统还没做出来,所以绘图还没有那么方便。
    但速度依旧十分惊人。
    仅仅是用了15分钟不到的时间,李暮便完成设计图,而且旁边还有清晰的各项参数显示。
    看着上面的结构图,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惊地一时失语。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图就画好了。
    要换作他们平时,打个草稿的时间都不够。
    先前开口的专家最先反应过来,道:“李顾问,您确实名不虚传。”
    “但还是那个问题,怎么实现呢?”
    不少专家和教授也纷纷点头赞同。
    李暮笑了笑,道:
    “大家先别急,听我慢慢说完,利用CAD绘制完设计图,只是第一步。”
    “在完成后,第二步是将图纸的数据通过CAM制造出来。”
    “利用计算机的辅助计算,我们可以在制造之前,便看到这一次生产是否具备成功的可能。”
    “这个CAM真的有这么厉害?”刚刚


295.第295章 碳纤维生产线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