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8.第358章 工业品出口状况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58.第358章 工业品出口状况第(2/2)页
与其去搞没把握的超超临界,不如退一步,搞超临界。
    一旦成功,同样能解决发电问题。
    当然,超临界技术对于夏国而已,难度同样不低。
    眼见众人质疑自己。
    李暮倒也没有生气,毕竟超超临界确实夸张了一些。
    他本来的准备,也是大嘤那边使用超临界技术的66万Kw火电机组。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继续进行突破。
    毕竟超超临界才是未来的大趋势。
    如果能在这场研发中,对众人有所启发。
    那么结果也是不错的。
    想到这里,李暮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先安静,然后道:
    “咱们先不提研究哪个技术的问题。”
    “先来说说两种技术的区别吧。”
    “压力、温度和效率,是他们三个最大的不同点……”
    ……
    他详细地和众人分析阐述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上的区别。
    开始时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还有些想要继续反驳的意思。
    直到他反手拿起一块黑板,在上面开始绘制超临界机组的锅炉、汽轮机和发动机的时候。
    便没人再吭声了。
    一个个全部低着头“刷刷~”地不停做着笔记,生怕错过半点细节。
    “怪不得一上来便要研究超超临界。”所有人心中不由冒出一个念头。
    ——超临界技术都已经完全掌握了,不去研究超超临界,还能做什么。
    待李暮说完。
    台下响起“啪啪~”的热烈掌声:
    “说得太好了,我感觉只要照着做,便能研发出超临界火电机组!”
    “技术理论上没有问题,完全可以进行实验验证!”
    “不愧是鼎鼎大名的李顾问,确实让人心悦诚服!”
    ……
    众人对李暮的研究方向,表现出高度的认可和肯定。
    作为在这方面研究多年的专家和教授。
    他们或许没有创造新技术发明新设备的本事。
    但基本的眼力还是有的。
    李暮见状,也没有骄傲自满。
    毕竟这才哪到哪儿。
    技术理论想要落实下去,可还有许多难关需要突破。
    ……
    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左右。
    在基本确立理论基础后,李暮又适当地给出了有些锅炉、汽轮机和发动机的设计思路。
    当然,这远远还不是全部。
    还有凝结器、给水泵、除氧器等等辅助设备,需要在后续慢慢解决。
    不过这不能着急,需要循序渐进。
    随后,李暮继续前往雷达研究所,查看了彭时录和毕德先两人的研究进度。
    三种雷达的研制,倒是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稳中有进。
    只不过想要成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毕竟作为新型雷达,上面新技术还是非常之多的。
    “慢慢努力吧。”李暮看着忙绿的彭时录和毕德先,也没有过多打扰,很快离去。
    ……
    来到外贸委员会。
    这次李暮没有让关建民直接开进去,而是将车停在50米外的一条巷子口,然后才走了下去。
    不过饶是如此,他和赵参军三人,依旧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快步走向外贸委员会。
    不等李暮开口。
    王陆军便上前掏出证件,和门卫大爷交涉。
    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门卫大爷赶忙打开门放行。
    李暮也没有过多在意,当先走了进去。
    来到里面后。
    刚好碰到董华兴的秘书。
    李暮便拜托他去通传。
    不料后者竟然有事出去了。
    但想想这也很正常,作为外贸委员会的一把手,整天办公室喝茶反倒奇怪。
    “李顾问,您稍坐片刻,我这就去给领导打电话,让他回来。”秘书不敢怠慢,连忙道。
    对于外贸委员会来说,他们可以怠慢自家的领导,但却绝不能怠慢李暮。
    就连董华兴自己,都这么觉得。
    李暮想了想,觉得也行。
    不过话却不能这么说,他笑道:“那我就去会议室等领导回来。”
    说完,他便当先走了进去。
    来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他对这里的状况,也十分熟悉。
    ……
    进到会客室。
    李暮也没有闲着,拿出笔记整理这一天的研究情况。
    航空院,京都火电厂,雷达研究所,情况都比较稳定,不用着急。
    “不过,03型个人计算机,也该作为重点项目推进研究了。”李暮心中暗道。
    第二代超算研制成功后,网络的问题,基本也得到了解决。
    虽说还是没有办法做到大范围覆盖。但在囊括半导体研究所周边几公里的范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正好现在研发超算的人手也空了出来,人手也非常充足。”李暮暗暗想道。
    在实现每秒100亿次运算速度的超算研制之后。
    后续的第三代超算,他不打算搞得太快。
    100亿次每秒,已经足够应对大多数的计算任务,再提升也是浪费。
    下一步,还是要将软件的开发跟上。
    比如研发模拟风洞软件,模拟勘探、原子能研究等等。
    只有齐头并进,才能实现良性的发展和循环。
    否则即便勉强搞出来第三代,空有算力,也无用武之地。
    就在李暮思考着的时候。
    房间内忽然想起“啪嗒~”的一声东西落地声。
    他一抬头,发现不知何时,董华兴已经回来了。
    后者尴尬地看着地上的茶叶盒盖子,道:
    “想给你泡杯好茶来着,没有打扰你吧。”
    要是李暮正在想什么重要的问题,被他忽然打断。
    那罪过可就大了。
    “没事,坐着放空放空脑子而已。”李暮笑着上前帮忙捡起地上的盖子。
    董华兴这才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那就好。对了,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一边说着,他一边继续泡着茶。
    “想问问您这段时间外贸出口的情况如何了,还有小何先生那边顺不顺利。”李暮解释道。
    闻言,董华兴脸上露出自得的笑容,道:
    “工业品出口状况,那当然是非常好了。”
    “仅仅刚刚过去的一个季度,我们国家的外汇收入都有将近过亿M刀。”
    “至于小何先生那边,也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公司运作的情况十分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