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3.第363章 局域网测试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63.第363章 局域网测试第(2/2)页
“实在拆不掉的,也要把人给迁走。”
    “以之为圆心,未来肯定会是我们夏国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中心,地方太小了可不行。”
    听到秦云说要对半导体研究所进行扩建。
    郭默相当赞同。
    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地方确实有些不太够用。
    而且第一届软件工程教育试点专业的学生们,马上也要迎来毕业。
    到时候,李暮所在的地方,无疑会是他们第一意向去处。
    上面也有意进一步加强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力量,所以扩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秦云也顺带提到了这些学生们的分配问题,道:
    “上面给半导体研究所的指标是50人,不过如果李暮需要的话,可以继续增加。”
    “总之,要优先去保障他的研究需要。”
    “另外从巴蜀和关中,以及后面过来参加培训班的学生,也可以择优录取。”
    他的这个决定,其实还是比较难下的。
    毕竟全国二十三个地方,都等着这批软件工程试点班的学生毕业。
    500人一下子拿走50,剩下的平均下来,还不到20人。
    听着不少,但20个人,后续不仅要在京都派出的专家的带领下,在各地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
    还要承担起相关的研究任务,一个人掰成八瓣用都恐怕未必够用。
    “那计算技术研究所那边呢,要给多少人?”郭默想了想,问道。
    这个问题,还真不能他来决定。
    给多了不可能,毕竟京都已经拿了50人,再增加的话,地方恐怕也会有意见。
    但给少了同样不好,后者代表的可是国内计算技术顶尖水平。
    当然,现在有点名存实亡的感觉。
    秦云微微沉吟,道:
    “这个不用太担心,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半导体研究所,本来便一直在联合研究。”
    “算了,还是给他们5个人。”
    “让他们好好努力,争取在研究上有所突破。”
    放弃计算技术研究所,肯定不可能。
    毕竟李暮那边只是软件工程、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方面比较强“一点”,但计算技术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发展。
    这些都是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项目。
    ”总不能让两者合并……好像也不是不行。”秦云忽然想道。
    不过转念他又把这个念头抛出了脑海。
    要是合并的话,那材料研究所、雷达研究所这些,要不要合并?
    总不能最后全都搞在一起。
    ……
    这边,李暮送完人后,回到家中。
    对于有人感谢自己,他其实是比较高兴的,觉得自己的心意没有被浪费。
    不过焦县长的到来,也让他将目光重新放回了农业的发展上面。
    翻出之前寄给林志周的信,他算了算日子。
    “有一个月左右没有来信了,是沉迷在研究当中了吗?”李暮心中暗道。
    他和西南农学院的林志周,一直保持着通信。
    本来是想等对方搞出珍珠矮水稻,然后借机接触袁老,帮助杂交水稻的研究。
    但现在看来,对方的研究进度还是相当感人。
    “或许可以继续开发化肥和农药。”李暮转念想道。
    虽说推出新产品,未必能够再提升多少产量,但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哪怕是0.1%,也是可观地提升。
    而且,还可以将化肥和农药用于出口。
    M帝和老大哥未必需要,哪怕要也不会太多,毕竟饮食习惯不同。
    但夏国东南边的国家,肯定是想要的。
    “不过得防着南岳猴子一手,可不能让这帮孙子吃着我搞出的化肥和农药种植的粮食,来打我们。”李暮心中给自己暗暗提了个醒。
    和东南边的国家合作,可行是可行,但也不能不留一手。
    上面不知道以后的事,未必会做防备,甚至可能还会无偿地为其提供援助——历史上也的确如此。
    但他可太清楚这帮猴子的秉性了。
    “给可以,但得拿资源来还。”李暮默默地做着计划。
    破坏合作,肯定不可能,他即便身份地位再高,也很难左右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决策。
    不过让其付出些代价,应该不难。
    ……
    次日,早。
    李暮洗漱锻炼完后,便在书房内,继续整理高空台的相关研究资料。
    有了王陆军和沈雪两人在航空院和雷达研究所看着,他也没有必要每天再去溜达一转儿。
    这几天他都会连精力放在高空台的资料整理上,有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就行。
    一直写到快到中午。
    他在停下手中的钢笔,站起身,迎着窗外暖洋洋地太阳伸了个懒腰。
    “天气不错呐。”李暮感慨了一句。
    然后便打算去半导体研究所吃饭。
    不过下楼走到一半,他忽然变了主意,让关建民拉着自己前往大杂院。
    ……
    四合院内。
    正值周天,李军和王娟红都放了假,在家中休息。
    两个小丫头在院里和其他家的孩子疯跑,发出“咯咯咯~”的银铃般的笑声。
    李军坐在院中的树下,和钟大爷以及院里的几个男工人闲聊着,不时爽朗地大笑。
    而他们的话题,自然还是离不开李暮。
    毕竟这可是他们院里走出去的传奇,是举世闻名的大人物,哪怕说上一辈子,也说不腻。
    但说着说着,李军忽然叹息一声,道:“可惜小暮成了科学家之后,是越来越忙了,这都快一个多月了,都没有回来过。”
    “不回来,那是在忙着建设国家呢,哪像我们,一有空便坐着闲聊。”钟大爷笑着道。
    每回一有关于李暮的报道,他都留心着,如今报纸在家里都留了厚厚一沓。
    李军刚想说些什么,眼睛的余光忽然瞥见李奶奶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连忙停下话头。
    “吃饭了。”李奶奶喊了一声,然后又对钟大爷等人道:“你们也来吃点?”
    “不了不了,我们家里的饭应该也快好了,回去吃了。”钟大爷摆摆手,连忙拒绝。
    其他人同样如此。
    若说以前,他们恐怕难免有点心动。
    每家的粮食都不够吃,便是厚着脸皮,恐怕都要去吃上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