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9.第389章 不惜代价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89.第389章 不惜代价第(2/2)页
铵的原理讲解了一遍。
    当然,说得简单,想要搞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这种技术是奉天应用生态研究所在90年发明,且在94年才经过国科院和化工部的技术鉴定投入使用。
    研究难度,可想而知。
    而事实也正如李暮所料。
    在他说完后,立刻便有教授迫不及待地提问道:
    “李顾问,您说长效碳酸氢铵是基于普通碳酸氢铵研制所得。”
    “那我们要加入什么有机物质,才能让它具备长肥效的效果呢?”
    “还有这个在高温下形成类似颗粒的肥料,为什么要变成颗粒呢?”
    有一个人带头。
    其他的专家和教授们,也不由纷纷提出了自己内心之中的疑问。
    长效碳酸氢铵虽说和碳酸氢铵只相差了两个字,但效果却天差地别,李暮方才简短的讲解,自然很难将方方面面都讲明白。
    不过他也不着急。
    今天还很长,有的是时间解决。
    李暮撸了撸袖子,拿起小黑板和粉笔,道:“先说说有机物质的问题吧,我的意见是加入碳铵稳定剂和硝化抑制剂。”
    “碳铵稳定剂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碳酸氢铵中的氨挥发损失,从而延长肥效期并提高氮素利用率。”
    “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是防止硝态氮的淋溶损失,进一步提高氮素利用率。长效碳酸氢铵中的硝化抑制剂能够抑制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活动,从而减少硝态氮……”
    用了两个小时。
    在讲解完长效碳酸氢铵的制备原理后,李暮又说起碳酸氢铵干燥机的研制思路。
    这种涉笔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碳酸氢铵反应产物加热并去除水分,加快生产的效率。
    根据烘干工艺的不同,还可以氛围间歇式干燥机和连续式干燥机。
    前者适合小批量生产、物料种类频繁更换或设备操作困难的场景,因为设备构造简单,价格相对便宜。
    而后者适合大批量同一物料地生产,效果高、速度快。
    两者各有所长,对夏国碳酸氢铵的生产都能发挥促进作用。
    不过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先把构造简单且价格便宜的间歇式干燥机造出来,对碳酸氢铵的产量提升无疑更为直接。
    在会议当中,李暮的意见,也是优先完成间歇式干燥机的研制。
    这点也得到了众专家和教授的支持。
    毕竟比起长效碳酸氢铵,继续大批量地进行原有的碳酸氢铵产品生产,显然不太划算。
    ……
    安排好化肥这边的研究之后。
    李暮又去找了一趟米巧,看了看对方的研究进度。
    后者是有些天赋在身上的,对于氟氯氰菊酯一些理论阐述做得相当不错。
    在检查和勉励了对方一番过后,他便继续前往雷达研究所,继续指导采矿设备的研发。
    ……
    忙碌了一天。
    在晚上9点左右,李暮便回到了家中。
    刚刚到书房不久。
    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他收拾了一下桌上的稿纸,起身去开门。
    一开门,便看到了秦云、郭默和唐燕捷三人。
    “几位领导,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坐,我这都没有准备,也没什么好招待的。”李暮连忙将他们邀请进家中。
    秦云笑道:
    “没事,喝杯茶就行。“
    “我们过来是有正事要和你说,打电话不方便,要不然也不会轻易上门。”
    “对了,不会打扰到你的研究吧?”
    他最后关心地问了一句。
    只要但凡李暮说一个会字。
    以后他们前来拜访,都要提前专门约好时间。
    “不会,我刚刚在写高空台研究方案,基本已经完成了,现在主要是在检查几遍,防止出什么纰漏。”李暮摆摆手道。
    闻言,秦云三人的脸上都露出惊喜之色,道:“高空台的研究方案完成了?”
    在他们的耳朵里,基本完成和完成,没有丝毫的区别。
    ——毕竟这可是李暮写的方案,出错的可能性太低了。
    “写是写出来了,不过很多理论,还需经过实践去验证,想要把高空台建造出来,难度不小,成本也会很大。”李暮微微颔首,道。
    技术他是拿出来了,但能不能顺利搞出来,还真不好说。
    而且即便能造,成本也十分高昂,没有个千万打底是绝对不够的。
    秦云哈哈笑道:
    “难度大不怕,这不是有你嘛!”
    “我们相信有你在,技术方面的困难一定能够被顺利解决!”
    “至于成本的问题,这个你更不用担心了,国家对于高空台的建设,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不惜代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