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1章 万吨挤压机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1章 万吨挤压机第(1/2)页
“我看不妥,要是都把人送过来了,其他的研究所怎么办,而且我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每个计算技术研究所有多少懂软件工程的人?”林振第一个反对道。
    他找出的这两个理由,前面一个还好说。
    立刻便有人道反驳道:“有什么其他的研究,能和李顾问的研究相比?”
    不过面对后一个问题,便觉得有些棘手了。
    整个三省今年也才分到了20多个不到30个的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
    虽说计算技术研究所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耐不住人实在太少。
    一些地方干脆一个都没有,只能派人去跟那些下来的软件工程毕业生们学习。
    就在众人苦恼不已的时候。
    吴薛道:“不懂不是问题,可以慢慢培养嘛?”
    说着,他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李暮。
    三省的软件工程人才储备不足,是一个既定的现实。
    这个问题,李暮之前也想过解决方案。
    所以面对吴薛眼神询问,他当即便道:
    “培养肯定是要培养的,而且是要大力地培养,这方面后面我也会出出力。”
    “不过初期仅靠培养是不够的,还是要从京都调一部分人过来。”
    “这个问题还要领导您去协调,我稍后给您拟一个名单,您可以上报上去,然后让那边去询问这些人是否有意愿过来。”
    他说完之后。
    吴薛脸上满是惊喜之色,连连点头道:“好,好,好,我一定尽快办成此事!”
    本来能够让李暮帮帮忙,培养培养人才,他已经很满意了。
    没想到竟然还有意外之喜。
    京都半导体研究所的人有多厉害,他还是清楚的,在软件工程方面的研究,绝对能甩他们三省几条街。
    “那李顾问,这么说的话,我们其他郡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骨干,也能过来参与研究吧?正好也让他们培训培训。”滨城的郡领导道。
    话音刚落,林振便急了,连忙道:“初期肯定是研究更要紧,怎么能够让李顾问分出这么多精力去干别的事呢?”
    “话不能这么说,我们的骨干水平再一般,也不至于毫无用处,只不过需要投入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去慢慢学习,这点我们都觉得不是问题。”黑城的郡领导道。
    其他郡的郡领导也跟着开口,表示支持。
    别说只是派骨干过来了,便是将整个计算技术研究所搬过来,他们都没觉得是什么问题。
    林振还想开口,但眼角的余光却敏锐地发现了一旁的吴薛微微赞同地点头。
    这下他再说什么也都没用了。
    “也罢,不过是派人过来学习而已。”他心中暗暗安慰自己。
    待众人都说完意见后。
    吴薛看向李暮,问道:“李顾问,您觉得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紧张起来。
    毕竟他们商量得再好,这个正主觉得不行的话,那也没用。
    “问题是有的。”李暮的一句话让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一众忐忑的目光中,他接着无奈地表示道:“大家这么相信我,让我的压力很大啊!”
    话刚刚说完,办公室内地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俱是有些哭笑不得。
    就这?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李顾问,能者多劳,这事就拜托你了!”吴薛笑着道。
    ……
    在用餐结束后。
    ? тт κan? ¢O
    吴薛和林振都着急去办事,很快离开。
    其他郡的郡领导虽然想找机会和李暮单独待一会儿,但这么多人一起,各自都不可能拿出底牌。
    这种情况下,商量得再多,也都是无用功。
    加上吴薛提醒他们不能耽误李暮的研究,所以只能再找其他机会。
    ……
    这边,和众人告别之后,李暮也打算离开奉天重型机械厂。
    就在他准备上车的时候。
    一道声音忽然叫住了他:“李顾问?”
    声音并不大,更像是在试探。
    不过李暮还是听到了,回过头来,看向喊自己的人。
    只见几个年轻人站在不远处,向着这边观望。
    看到他回头,似是终于确认了他的身份,这些年轻人的脸上立刻露出兴奋之色,连忙上前走来。
    “李顾问,真的是您啊,我还以为我认错了!”一个相貌周正的年轻人激动地说道。
    另一个女生跟着道:“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您,我们还以为要过很久很久才能跟您再次见面!”
    两人的脸上,满是崇敬。
    “李树同学、周兰同学,好久不见。”李暮看了看两人,略一思索,便想起他们的名字。
    其他的年轻人他没什么印象。
    但这两人,应该是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前他搞讲座的时候碰见过,还向他提过问题。
    见李暮说出自己的名字,李树、周兰高兴得语无伦次道:“李顾问,您还记得我们?”
    “当然了,我记得你们当时跟我提问,要怎么将软件工程应用到重型机械制造领域……”李暮笑着回忆道。
    李树和周兰两人听完之后,脸上的笑容更加深了一些。
    不过很快,他们又变得有些愧疚起来,道:
    “李顾问,当初我们和您提问的时候不觉得,现在才发现,那些问题和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区别。”
    “批量化的生产固然有很大的意义,但在重型机械的水平上,我们落后了其他国家至少10年。”
    “所以我们辜负了您的希望,没有继续在利用软件工程批量化制造重型机械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说到这件事,两人的声音都有些低落。
    毕竟当初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们可都是信心满满,觉得能够在奉天重型机械厂干出一番大事业。
    但来了之后,他们才发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这有什么好在意的,目标就应该因时而变,因事而变,你们能够及时调整,反倒让我觉得很惊喜。”李暮笑着鼓励两人道。
    利用软件工程批量化地生产重型机械,这个研究其实他不是没有考虑过。
    只不过重型机械的投入成本实在太高,加上技术水平过于落后了,生产越多,他便觉得越亏。
    所以暂时没有去研究,打算在技术水平上突破一番再说。
    想到这里,李暮问道:“对了,你们说在研究重型机械,是哪方面的?”
    “主要是有色金属卧式挤压机,目前我们国内这方面还远远落后M帝和老大哥,急需技术上的突破。”李树道。
    有色金属卧式挤压机,是发展航空工业,用于飞机、导弹的翼梁、壁板、型材、鼻锥的锻压和挤压的大型挤压模锻设备。
    说夏国落后,其实并不是很恰当。
    在60年代,仅仅只有M帝和老大哥有万吨级别的卧式挤压机。
    国内既没有设计经验的人,也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研究的困难,可谓是相当之大。
    “研究这个啊,不错,有冲劲嘛。”李暮笑着道。
    他连接蓉城市中心图书馆的档案库,看了一下资料。
    夏国搞出万吨卧式挤压机,是在66年的事情。
    周兰不好意思道:“您过奖了,我们还只是想要研究而已,都还没有什么像样的成果。”
    他们要研究万吨卧式挤压机的事情,其实没多少人知道。
    要不是刚刚太过激动了,也不至于说漏嘴。
    毕竟这方面国内完全一片空白,多少专家和教授都搞不出来,他们两个刚刚毕业的学生说要解决,未免引人发笑。
    “话不能这么说,现在没有成果,以后也会有的。要是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来问问我。我这一段时间都会在奉天空气动力研究所那边,和警卫说我的名字就行。”李暮道。
    两人都是出身国内顶尖学府的人才,能力绝对是没的说的。
    虽说现在年轻,未必能够很快地得到成果。
    但日后绝对能够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谢谢李顾问,我们一定继续努力!”李树和周兰齐声道。
    望着两人脸上的坚定神色,李暮的眼中也不由浮现出一抹笑意。
    ……
    ωωω◆ttκд n◆CΟ
    在鼓励了一番李树和周兰后。
    李暮又和其他几个年轻人交流了一番。
    他们并非从京都的高校毕业。
    但对李暮的尊敬,一点儿都不比李树和周兰两人少。
    同样勉励了他们几句后,李暮才动身离开。
    坐在车上。
    他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在脑海中查看关于万吨卧式挤压机的资料。
    既然刚好碰到了,那么索性帮两个年轻人一点小忙。
    当然,他不会参与进去,仅仅打算提供一些研究思路,剩下的交由两人自己去做。
    看着看着,李暮忽然微微坐直了些许,暗道:“居然还要牺牲一位科学家?”
    他实在想不到,万吨卧式挤压机的成功,竟然是以一位科学家的生命为代价。
    年仅39岁,便因劳累过度,病魔缠身,最终留下“天生我才必有用,奈何天不从我愿”的遗言,与世长辞。
    “未免有些太惨痛了!”李暮看着都觉得心疼。
    短短三四年的时间,一个正直壮年的科学家的生命便走向了尽头,其间所经历的艰辛,付出的努力,恐怕都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他看向资料中的名字——王正安。
    “就在奉天重型机械厂吗,哎,早知道刚刚应该去见见的。”李暮心中有些遗憾。
    对于这些为国家的强大付出生命的先辈们


第401章 万吨挤压机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