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章 应然归圣,实然归朕  万历明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 应然归圣,实然归朕第(2/2)页
那么究竟是明证,还是伪证,这还不是靠皇帝一张嘴?
    说白了,不就是在抢夺释经权?
    朱翊钧听了这话,终于心中一笑,终于,马自强总算是落入他的话语节奏中了。
    他要争的,自然不是什么经学道统,也不是要争做这个裁判,更别提其余什么乱七八的圣王一体,定统官学。
    这些封建经学,可以作为资粮,但决不能作为地基。
    他要另起炉灶!朱翊钧要的事情,反而就是明面上的东西——明证。
    古人是有很多宣称的,往宽泛了说,有什么天人感应,什么神仙魔佛。
    着眼于身边,亦有什么风水、运气、占星。
    有人宣称雷霆是神仙发怒。
    有人宣称彩虹是天赐祥瑞。
    有人宣称疾病是某种邪祟。
    那么问题在于,这些是真的吗?大部分会选择相信。
    这种没有依据的相信,便称之为迷信。
    有史以来,就是这般过来的。
    如今,他提出了所谓的“明证”,便是要掀起一场思潮——宣称之事的因果关系,是需要证据的,也就是所谓的“明证”。
    但,这还不够。
    因果关系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间接的,明证也可以是清晰真实的,或者是虚伪模糊的。
    更进一步的,如何确定“明证”是不是“明证”?
    那就得建立起验证因果关系的统一方法!
    这,才是朱翊钧要的。
    同时,也是每个文明必走的道路——自然哲学与科学思维体系的萌芽。
    马自强这个质疑很好。
    凭什么伱说明证就是明证?凭你是皇帝吗?
    朱翊钧欣赏地看向马自强,开口道:“马卿,如何判断明证是否是明证,应当也是有法子的。”
    “但朕才能不及中人,却是想不出来。”
    “是故,朕还要仰仗众位饱学之士。”
    这就是让出了裁判之权,让这些人放心。
    至于谁来裁判?
    所有人都做不了裁判,或者说,所有人都是裁判,才是朱翊钧想要的样子。
    他止住想插话的众臣,继续道:“前些日子,道门高功捐献了些银两,朕也不打算用来享乐,便想着建个学院,专为解此惑。”
    “诸卿以为可否?”
    数学和哲学,都是百年之功,他不指望如今就能有效果。
    但,布局,得从现在开始了。
    技术是技术,科学是科学,没有一整套对应的自然哲学体系,他爬再多的科技树也是枉然。
    不过又一场洋务运动,不过尔尔。
    反之,如果能促进自然哲学的萌芽,就能合天下人的智慧,便会有源源不断的知识涌现。
    从天文、数学、物理等等,可谓四两拨千斤。
    至于这会不会动摇他的位置?
    要是自然哲学,也能吃春药,三步并做两步走,百年之内完成现代化,那他也不吝于“今日无事”。
    更何况,谁说帝制不能与时俱进的?
    皇帝话音刚落,方才出面弹劾何永庆的几人,都已然面面相觑。
    完全摸不着皇帝行事的脉络。
    一旁的巡按广东御史杨一桂,忍不住试探道:“陛下,这山长可有人选?”
    若是皇帝打算任这山长,不还是脱了裤子放屁?
    朱翊钧沉吟片刻,突然抚掌笑道:“那便礼部侍郎马卿来任吧!”
    验证因果的方法一定是客观的,谁任山长并没有什么关系。
    啊?
    马自强惊愕抬头。
    已然被皇帝这一手彻底弄懵了。
    他并没有即刻接下这差使,反而陷入了沉思。
    皇帝,究竟要做什么?
    此前他有过种种猜测,包括抢夺释经权,政教合一。
    也包括挑动各学派争端,浑水摸鱼。
    以至于他甚至想过皇帝想开宗立派,做个圣人帝。
    可如今,皇帝将裁判“明证”的权力扔了出来,还要开设学院,连山长都扔给了方才与皇帝作对的自己。
    究竟是什么路数?
    总不能真是孩童心性,想用以解惑吧?
    马自强沉思良久,才开口道:“陛下,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明证的。”
    “孔圣教诲世人,如何修身,如何养德,此等事,岂需明证耶?”
    善恶论给皇帝找到一个实例,并不意味着所有事都可以。
    一如心学思辨,皆在自我心中完成,哪里还需要什么明证?
    他不管皇帝什么目的,都下意识觉得不妥,想挡回去。
    孰料,朱翊钧却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
    这话他比马自强更懂。
    自然哲学只能管自然的范畴,其余的社会学,认识论,本体论,未必是有因果,有明证的,更多是靠思辨来完成。
    只能说,马自强智慧着实不差,立马就能切入重点。
    朱翊钧看这马自强,面色严肃,认真道:“马卿说得对,此事朕也想过。”
    “所以,朕的意思是……”
    “应然的归于圣,实然的归于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