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李渊背锅,没钱可以挖墓  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李渊背锅,没钱可以挖墓第(1/2)页
李渊背锅,没钱可以挖墓
    李渊背锅,没钱可以挖墓
    医院中。
    正在奋力抢救。
    阎罗走了出来。
    朱明急忙问道:“他怎么样了?”
    阎罗轻轻一笑:“放心吧,老板,牛头马面见了我都得绕道,已经抢救回来了。”
    “不过,只是一些老年常见病,以后注意一下便可以。”
    朱明松了口气,人没噶就行。
    随行的也有太医。
    进入医院后,看到各个门诊分类齐全。
    有专门看耳鼻喉,有专门看妇科,比大隋太医院正规的多。
    当拿到宇文铠拍的片子后,惊讶的下巴差点掉下来。
    “竟然连里面都能看到,这里的医术实在是太厉害了!”
    “估计我的医术放在这里,连个小年轻都比不上,这片子,我是看不出来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朱明:“也不能这么说,你们之前没见过,肯定看不懂,若是培训过,肯定能够看出来问题所在。”
    “我的医院,也有中医,你们可以去那边交流交流。”
    “顺便留下一些拿手的方子,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
    在朱明的安排下。
    随行的两名太医,跟医院的老中医交流起来。
    朱明听不懂三人在说什么。
    三人越聊越兴奋。
    朱明见状,让老杨嘱咐一下两人,在这边交流交流经验,不过别说漏嘴。
    两名太医闻言非常激动。
    相对于其他地方,两人对于现代医术,明显更加感兴趣。
    在古代,能混到御医,除了医术了得,嘴也肯定很严。
    两人表示一点问题都没有,都是老家的野郎中。
    离开医院。
    朱明开车来到集团下面的工业区。
    有了金手指后。
    朱明收购了一些小厂。
    想着哪天可能派上用场。
    隋朝时期,纸张早就已经取代竹简。
    不过,与现代的纸张比起来,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无法相比。
    走进造纸厂。
    蔡厂长给众人普及了一下,纸张生产的整个过程。
    杨广天天用纸,还是第一次见到纸张的生产。
    裴矩家族,以前就有专门的造纸工坊,对比一看。
    “好高的产量,老板,最好在我们那里也建这么一个造纸厂,学校普及,需要的纸张将会是一个惊人数字,以大隋的产量,恐怕是无法供应!”
    萧瑀:“老板,裴经理说的不错,一定要准备好足够的纸张,光是每年的课本,就需要大量的纸,小孩子顽皮,一般的纸恐怕还不行。”
    孔颖达看着叠放在那里的白纸:“这能印刷多少语文课本啊!”
    世家门阀被杨广狠狠清理一遍。
    要么直接灭门。
    剩下的任由杨广摆布,交出家产田地等等,拆的七零八落分散到各地。
    杨广也挑选了一些思想开放之人为己用。
    孔颖达就是其中一个。
    目前负责大隋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
    杨广觉得很有道理。
    看着有点杂乱的造纸厂,杨广心里有点玉珠蒙尘的感觉,放在大隋的话,保证打扫的干干净净!
    “你们说的不错,这工厂我也看上了,先记下来,到时候搬到我们那里。”
    看完造纸厂,朱明来到印刷厂。
    学校所需要的课本,都是在这里印刷。
    看着一摞摞的书本,从白纸变成课本。
    那速度,完爆大隋几条街。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要是大隋也能如此,岂不是所有人家中,都能买得起书!”
    “以前我觉得活字印刷已经天下无敌,现在发现,还是坐井观天!”
    “老板,一定要弄回去一个!”
    杨广觉得,这也是好东西。
    大隋应该也要有一个。
    养猪场。
    老杨看着眼前几万家猪发呆。
    有生以来,第一次一次性见到这么多的猪。
    非常的壮观。
    一个个懒洋洋的,不过长得却是非常的圆润。
    “伱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些猪竟然都长得这么胖?”
    朱明:“阉了就可以,具体的还得找人来给你们说一下。”
    老杨一愣:“这么简单的吗?”
    “终于看到一个大隋,能直接搬过去的厂子。”
    朱明一笑:“大型的我不建议你们,可以弄成小家庭样式的,不然的话,一旦有瘟疫,估计剩不下几个!”
    老杨惊讶的问道:“它们还能得病?”
    朱明:“很正常,只是你以前没关注而已,别说你们那里,我们这里一个处理不好,这些猪就可能全白养了。”
    “竟然还有这种事情?”
    朱明:“估计你们那里也有吧,只是你不太关注这方面而已。”
    炼钢厂。
    看上去破破烂烂。
    杨广忍不住问道:“像是你口中的小厂,每年能产多少钢?”
    “能够达到一千吨吗?”
    朱明一愣:“等等,你刚才说多少,一千吨?”
    杨广觉得很多了,大隋估计都产不了这么多钢。
    朱明笑道:“看不起谁呢,我这个小厂,每年产个十万吨,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要是原材料充足,加班加点翻个几倍不成问题!”
    杨广身体一个踉跄,差点倒在地上。
    “多少,十万吨,这还不是最大产能!”
    杨广快速计算。
    一个月的产量,都能吊打大隋。
    朱明:“所以说,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等你们技术上去,很简单!”
    大隋众人非常的羡慕。
    尤其是军方的人,一个个对着杨广提议,要将炼钢厂搬到大隋。
    如此产量,能装备多少大军!
    来护儿在脑海中出现画面,大隋的将士,如同钢铁洪流,横扫突厥。
    除了应用在战场,其他各行各业。
    都需要钢铁。
    杨广心里做出决定,无论如何,都得在大隋弄一个炼钢厂。中午,大臣也感受了一下,来自现代的工作餐。
    朱明带着所有人,在食堂门口排队打饭。
    杨广拿着手中的铁盘问道。
    “这是什么,怎么上面有几


第111章 李渊背锅,没钱可以挖墓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