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盐政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盐政第(1/2)页
盐政
    洪熙元年,朝议盐政,逐步取消盐引,全民吃盐不用再缴盐税,户部收益增加,自然无人反对。
    新的盐政主要是为了配合新币,促使流通。大明最赚钱的行业就是贩盐,从广东沿海到辽东渤海湾,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盐场,一般都是煮得的熟盐,盐商们拿到盐引之后到指定的盐场买盐,然后运往指定的区域销售,每年都有很多盐商排队等着盐场出盐。
    盐场的产量短缺也是朝廷将食盐交给盐商贩卖的原因之一,这样会大大加快运盐的速度。现在朱瞻基准备晒盐,产量会大大提升,运输不再受到时间限制,可以大量囤积在仓库,这样就没有必要再交给盐商。
    但是西部情况又不一样,在西北边防地区,施行的是开中制,盐商在边地囤田,收取的粮食送到边关换取盐引,然后盐商再到盐场进盐贩卖。四川地区主要是井盐,陕西等地则是池盐,所以西部盐政还是保持原样。
    自去年有内部消息传回江南,那些盐商们都炸窝了,想尽一切办法捞取盐引,就连山西开中的盐引也不放过,毕竟每年的收益太多了,谁又愿意放弃呢?两淮盐业发达,所出之盐,有一半都被徽州歙县盐商垄断,朝廷要一下子断了他们的后路,这可如何是好?
    “现在盐引都涨到了十两了,光成本价都要16文一斤了,这个生意还有得做?”
    “你也是怕说,涨到二十两了。”
    “我的乖乖!”
    “这个生意没有法子做了。”
    “不贩盐难道就没有饭吃了,说到做生意,天下哪里少得了我们歙县人?”
    “这话不错!”
    “那朝廷为什么要收回盐引呢?”
    “这近京城都在用旧钞换新币,会不会跟这个有关?”
    “据我所知,户部尚书尚书夏原吉原本打算解禁金银流通,并且允许用钞钱缴税和换取盐引的,可是被太子抵制。”
    “太子也是扯个卵蛋。”
    “太子恐怕也是个厉害的大人物,这门生意估计一时半伙没有什么念想。”
    正在大家准备偃旗息鼓之际,来了一封信,说是京城湖广会馆托人送信过来的,吴家吴显祖当即拆开了信封,读了起来,原来是人家邀请赴京商谈的。大家都没有头绪,最后还是决定去看看。
    吴显祖来到北京后,很快就告知太子准备接见,他大吃一惊,不知道为什么太子要见他,当他进入太子府,室内的摆设并不奢侈,并没有太监服侍,让他有点好奇。当他听到有脚步声传来,眼角喵了一眼,便跪在地下,头也不敢抬。
    “吴先生,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小民吴显祖,小民不敢称呼‘先生’二字。”
    “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吴先生你是徽商翘首呢。”
    “不敢。”吴显祖顺着话起身。
    “吴先生不必客气,请喝茶。”
    朱瞻基打量了他一下,发现他目光端正,气色俱佳,留有短须,恭敬又不失礼节,果然是个人物。
    “急召吴先生来京城,是因为盐政一事,盐政关乎社稷民生,不得不慎重,不知道吴先生可有章程相告?”
    “皇上仁慈爱民,普施仁政,小民等皆听令朝廷,不敢有违。”
    “自古以来,


第三章 盐政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