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7章 招安  仙侠版水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7章 招安第(2/2)页
为了这个出路,赵佶有让江鸿飞敲诈一大笔的觉悟。
    也就是说,赵佶要得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彻底消灭四大寇这四个他的心腹大患。
    再说蔡攸。
    领了招安水泊梁山的命令,蔡攸的脸顿时就跟苦瓜一般。
    乐和见了,忙上前关心道:“相公,恁去了趟皇宫,怎么变成这般样子?”
    乐和如今可不只是蔡攸的亲信帮闲,还是蔡攸的主要谋士,所以,听见乐和询问,蔡攸便将赵佶让他去招安水泊梁山的事一五一十地跟乐和说了。
    乐和听完,不动声色地问:“那不知相公所忧心地乃是何事,是忧心无法完成招安江衍这个任务,还是忧心自身安危?”
    虽然蔡攸更忧心后者,但蔡攸却大义凛然地说:“我蔡家世代深受皇恩浩荡,到了我这里,更是荣宠至极,纵然梁山草寇杀人如麻,我亦不惧也,我所忧心者,自然是无法完成官家重托,不能为官家分忧!”
    乐和一听,就知道蔡攸没说实话。
    以乐和对蔡攸的了解,蔡攸根本就不怕办砸了赵佶交给他的差使,反正,凭他跟赵佶的关系,就算他再不济,也少不了荣华富贵。
    因此,乐和断定,蔡攸担心的肯定是,他自身的安全。
    所以乐和先给蔡攸宽心:“相公此行,必无恙也。”
    蔡攸忙问:“此话怎讲?”
    乐和提醒蔡攸:“相公莫非忘记蔡夫人了?”
    经过乐和这么一提醒,蔡攸立马就想起他的妹妹蔡夫人来,暗道:“对啊,小妹如今已是江衍妾室,我亦算江衍舅哥,他对谁不利,也不会对我不利啊!”
    这时,乐和又说:“再者,相公此前派小人去打探蔡九相公的下落,小人已然打听到了。”
    蔡攸问:“哦?打听到了,他人现今在哪里?”
    乐和答:“原来,当初打下江州的便是梁山贼寇,蔡九相公后来被梁山贼寇捉去水泊梁山,现今正在莱州担任同知,只是改了姓名,故而我等打探了这么长时间,才找到他。”
    蔡攸愕然道:“莱州不是江衍那厮……”
    说到这里,蔡攸忙一捂嘴!
    他们蔡家人竟然在水泊梁山出仕了,这事要是传出去了,那麻烦可不小。
    乐和明白蔡攸的担心,他说:“梁山贼寇应该也不想暴露此事,才教蔡九相公改了姓名,不然没必要多此一举。”
    顿了顿,乐和又说:“既然梁山贼寇未对蔡九相公不利,还教蔡九相公在他们那里出仕,想必相公前去招安,亦会得到礼遇。”
    蔡攸觉得有礼,心也立即就放了下来,但他嘴上仍旧满不在乎地说:“便是他有害我之心,我亦不怕,为了大宋,我抛头颅洒热血又当如何?!”
    乐和陪着笑说:“相公自是不怕,然有此关系,于相公完成官家重托,亦有好处。”
    蔡攸点点头,算是认可了乐和的说法。
    不想,乐和语气一转,又道:“只是,即便相公有这层关系,亦难以完成官家重托。”
    蔡攸皱着眉头问:“那又是为何?”
    乐和不答反问:“敢问相公,官家给了水泊梁山甚么优厚的条件,来教相公说服江衍接受招安?”
    “这……”
    蔡攸这才想起来,赵佶只说让他去招安,却没说给江鸿飞和水泊梁山的人什么招安的条件!
    蔡攸生气地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说甚么条件,教我如何去招安?”
    乐和说:“小人放一句狂言给相公,朝廷若是拿武功大夫、武德大夫、安抚使、承宣使、兵马都总管之类的官职给江衍,定然招安不成他。”
    听乐和这么说,蔡攸不禁犯了难!
    要知道,赵宋王朝历来的招安,也就是给这些官职,就这,朝中的那些大臣还都不会信任这些被招安的强人。
    只有像十节度那样,为赵宋王朝立了一辈子功的强人,才有机会做到节度使一职。
    蔡攸想了想说:“那我为江衍争取一個节度使?”
    乐和摇摇头:“江衍,枭雄也,看中的必不是我朝虚无飘渺的官职,他想要者,必羁縻政策也。”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五代十国时期,封建割据激烈,少数民族地区各土著首领在羁縻州的基础上,趁中原各国相互征战之机,亦相互攻伐,以大并小,以强吞弱。一些强宗大姓扩张势力,逐渐脱离中央王朝的控制,成为地域性封闭的独立小王国。
    赵宋王朝统一内地之后,顺应了五代时期形成的这种情势,摄唐制并使羁縻政策更加完善,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并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更赐以疆土。
    蔡攸虽然不学无术,但对于羁縻政策,他还是非常熟悉的。
    别的不说,赵宋王朝赫赫有名的折家军,包括众所周知的杨家将,其实都是羁縻政策治理下的豪强世家。
    可折家也好,杨家也罢,他们所世袭的也只不过是一州而已。
    是。
    随着麟州杨氏、丰州王氏相继落寞,麟、府、丰三州现在都已经在折家的世袭统治下了。
    可即便是折家,这也不过才世袭统治三州而已。
    而且,折家数百年间世居府州,内屏中国,外攘夷狄,五代诸国与赵宋为减轻西顾之忧,才皆许其父子兄弟相传,袭其世次。
    就连奸佞如蔡攸都忍不住问一句:“江衍何德何能,配世袭统治山东、河北这我大宋的两块重要疆土吗?”
    反应了一会,蔡攸听明白了,乐和所说的,哪里是羁縻政策,分明就是给江衍割据山东、河北找个合适的说辞……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