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下乡  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 下乡第(1/2)页
下乡
    下乡
    “呵呵!”
    看着干儿子一句话就让这群多嘴的老娘们,闭嘴跑路,王淑琴乐的合不拢嘴,笑骂道:“德明,妈怎么以前没发现,你还能这么损?”
    “这都老大不小了,跑的比小媳妇还快。”
    “都生怕自己吃亏,你收够了菜,不收自家的。”
    “哈哈,”王德明爽朗的笑着,“妈,那是她们都知道我收菜的价格肯定高啊!”
    “就是按照零卖价直接收的。”
    “不过,妈,您放心好了,周边这几个村,有多少我收多少我转手就送到京城做人情了。”
    “我又不指望靠这个赚钱。”
    “嗯,妈知道!你相当于在周边村子里也做了一遍人情!”
    “哎呀,德明,小茹,伱们俩先把东西放下。”王淑琴突然想到什么,脸上笑的更加灿烂!仿佛笑出了一朵花。
    “走,咱们娘仨一起去新房看看!”
    “新房前儿个就全部弄好了:屋里墙面的大白刮好了,地面还抹了一层洋灰。”
    “妈今儿一大早就在新房里生着炉子呢,一边晾一边烤,等你们俩下回回来,咱们娘仨就可以搬进去住了呢!”
    新房的房门大开着,堂屋地上铺着一层秸秆,这是干妈担心进来生火在地面上踩出脚印子。
    堂屋靠北墙的两边各有一个连通东西屋火炕的青砖土炉子,正散发着热量。
    墙壁的白灰虽然没有后世的涂料那么白,但是相比土坯房的土坷垃色(sai)已经高了好几个档次。
    走到东西屋的屋门,分别往屋里看了看,靠北墙的火炕上都已经铺好了用芦苇编制的炕席。
    炕上、地上、墙壁上,隐约间有湿气不断的散发出来。
    此时屋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房间里干净、宽敞、明亮,一看就让人心生欢喜。
    就是还少了点家具
    “德明,咱们家这三间大瓦房,可是周边村的独一份啊!”王淑琴的言语里透着满满的骄傲和自豪。
    “这两天好多人都过来看,这羡慕的啊.啧啧对了,小茹,你妈也带着你嫂子过来看了呢?”
    听到这话秦淮茹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别的,而是担忧。
    自己母亲过来看到这么好的大瓦房,又知道自己现在还进了城.这.
    她小心的看了眼王德明,嘴上应付着:“嗯,我妈和我嫂子肯定也羡慕的不得了啊.”
    “嗯,你妈说,明年你们家也要起个这样式的大瓦房!”
    “看着就舒坦啊!”
    王德明转了圈出来后,又特意拿上煤气灯,下地窖看了看,也是十分的满意。
    这个地窖挖的特别深广,足足有2米多,方圆有3、4米;四周用石子和洋灰封住了,中间还用粗木头打了支撑.
    未来,关键时刻就用的上啦!
    又是凌晨摸黑,王德明和秦淮茹告别了干妈王淑琴,一人坐一辆驴车的副驾驶,车上拉满了大白菜、土豆、萝卜等蔬菜。
    一行6辆驴、骡车,总共拉了1600多斤,借着挂在车头煤气灯的光亮,一路向京城进发。
    天刚蒙蒙亮,就到了德胜门。
    德胜门外有专门的骡马铺子,专门接待赶车进城的农户。
    到了地方,车夫们赶紧拿着粗布给牲口们擦汗,然后兑好温盐水,配上加豆子的草料,给牲口们加餐。
    王德明则是自己出钱给乡亲们买来早点,一人一大碗豆腐脑,三根油条,迎来了阵阵的感谢声和内心的感激。
    让王德明的身体素质,又提升了那么一丢丢。
    用过早饭,挨个检查驴、骡车,给每个牲口的屁股后面都加好一个屁兜——专门接牲口粪便的。
    现在京城查得严,一旦发现牲口随地大小便,没二话,直接罚钱!
    虽然感觉上不多,就1毛钱,可1毛钱都够买20斤大白菜了!


第75章 下乡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