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小步  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小步第(1/2)页
小步
    小步
    “还有人做得到么?”
    是啊,还有人做得到么?
    王德明的最后一句话可谓是震耳欲聋!
    哈玉民和赵树屏等人相互对视片刻,突然间“哈哈”大笑,“没想到我们这些老头子,竟然没有一个娃娃有见识!”
    “都一把年纪还守什么门户之见?”
    赵树屏感叹道:“时代已经变了!如果不能顺应潮流,固步自封,保守残缺。”
    “只会让咱们的中医传承,日渐薄弱,日落西山呐”
    赵树屏平日里跟王德明没有太多交集,只是从哈玉民、赵炳南、关幼波等人的口中听说过,有这么一位小年轻,对中医的悟性很高,绝对是未来的中医种子。
    没想到今天听到王德明的这通发言,可谓是发人深省!
    “我早年曾经师从萧龙友大师,得益于他与孔伯华大师开办的“北平国医学院”甚多!”
    “所以一直有开办专门中医学校的愿望。这开办学校第一步就是编制统一的中医学教材和医学图书馆。”
    赵树屏又叹口气,对着王德明解释道:“今天监考的余老头,29年的时候我曾经发文批判过他的反对中医论说。可没想到他现如今又混入到政府卫生高层。”
    紧接着面色郑重的对在场众人拱手道:“诸位,我准备接受卫生部的任职邀请,担任医政处的中医科科长一职。希望能给诸位,给中医保驾护航。”
    又指了指所处的院落,大声道:“地利已有,人和已在!”
    “诸君,编撰统一的中医学教材刻不容缓;”
    “中医、中药乃是咱们祖宗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万万不能在吾辈手中有失!”
    哈玉民等人纷纷整理衣装、长衫,拱手俯身回礼:“谨受教!”
    “哈哈!好!”
    赵树屏走到王德明身前,亲切的拍着他的肩膀,温声问道:“德明,你刚刚说要发挥咱们中医的优势?指的是?”
    王德明装着露出羞涩的浅笑,谦虚的说道:“德明一些浅见,还请各位前辈指正。”
    “我觉得咱们中医的优势在于可覆盖广啊!村边、山头说不定就有可以治病的草药,只不过广大群众还不识得。”
    “要知道咱们中国可是有80%的人口可是农民。他们缺医少药,得病只能硬抗。”
    “而西医现在只存在于国内的大城市的医院,普通乡村群众想治病也找不到人呐。”
    “咱们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一部分,咱们中医的地位不就不知不觉的提高了么?”
    “咦!”赵树屏等人眼睛一亮,“详细说说。”
    王德明毫不脸红的抛出老生常谈,“咱们可以编写一本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中药的指导书籍啊!内、外、妇、儿的常见病和处置、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等等;”
    “把常见的中药,外形、用药部位,都用彩色印刷;药性、采摘时间,都写明;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就叫《乡村医生手册》。”
    “这样乡村的民众日常生病就可以通过翻书,按图索骥。最起码可以解决80%的疾病问题吧?”
    “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啊!”
    众人目光灼灼,不约而同的大喊:“好!”
    话音刚落,王德明就感觉到微微一头晕,随后脑袋仿佛突然被针刺了一下,一大波有关中医诊治的知识就汹涌而来
    偶尔还有一些隐蔽的八卦,比如:谁的家庭不和谐,经常要补肾.


第124章 小步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