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浪起  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 浪起第(1/2)页
浪起
    浪起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有了好东西能不想着乡亲们么?王德明特意留一本《乡村医生手册》带回河北昌平老家,当然也顺便回去过个五一劳动节,不用调休的。
    “妈,舅舅,快点,一会儿要赶不上火车啦!”外甥常仁春这个急啊,手里拿着隆福寺街买来的燕子风筝一刻不停的在院里晃荡,时不时的直跺脚。
    燕子风筝是用剖开的竹条用火烤后编织好骨架,再用结实的厚皮纸粘好,再用染料画出栩栩如生的燕子。
    街面上卖的风筝除了燕子,还有什么蝴蝶、老鹰、凤凰等等,都是老手艺人慢慢做出来的,而且飞起来又高又远。
    宜春则是一只小手里拿着一个呼啦啦转的小风车,一只小手拿着几块奶酪,嘴里还含着一块,小口慢慢的化着。
    对门儿的阎埠贵家老大阎解成眼热的看着仁春手里的风筝;阎解放和阎解矿则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宜春手里的奶酪,不停的吞咽口水。
    “急什么?”已经大腹便便的阎宝珍扶着后腰出现在门口慢慢踱步出门,对着仁春柳叶眉一挑,说道:“火车还能飞咯?”
    “”
    王德明和秦淮茹大包小包的跟出来,顺手锁门。
    这时从二进院穿厅跑过来三个孩子,何雨水带着一个愣头愣脑差不多年龄的小男孩和一个梳着朝天辫2、3岁还流着鼻涕的小姑娘。
    何雨水蹬蹬蹬跑到阎宝珍面前仰头问道:“姨,您要回乡下去啦?去几天啊?”
    阎宝珍温柔的摸了摸何雨水的头发,“去三天,很快就回来了。”
    向后招招手,王德明会意的把“丰盛公”装奶酪的袋子递过来。
    阎宝珍从袋子里抓出一把奶酪干给何雨水,轻声道:“帮姨分分。”
    “嗯,谢谢姨。”
    对门儿阎埠贵老婆杨瑞华抱着襁褓中的阎解娣出来,热情的打着招呼:“宝珍,这是要回乡啊?”
    “是,刚好德明最近放假。”阎宝珍只能又从袋子里抓一把奶酪,喊了声:“解放”。
    阎解放两眼放光顶着个蓬松的脑袋冲上来,阎解矿紧随其后,“给。”
    阎宝珍看着这兄弟二人沾满泥土的小手微微皱眉,但还是把奶酪放入他们俩手中。
    “回见,您内。”
    杨瑞华笑容更胜,“回见。”等阎宝珍一过垂花门,杨瑞华立即把俩儿子喊过来,除了吃到嘴里的没办法,奶酪全部没收,怒斥道:“怎么这么败家?”
    “就你们哥仨吃的几块,用开水冲开都够咱们一家人喝好几顿的了!”
    “诶,雨水啊。”
    何雨水视若未闻,赶紧带着身后的两个跟屁虫跑回中院。
    “这小丫头片子,刚刚宝珍说让你分给所有孩子的”杨瑞华嘴里嘟囔几句回屋。
    照旧是先从正阳门东站坐火车到昌平下车,再坐驴车晃荡回瓦窑村。
    时节已过谷雨,这一路上大地皆是郁郁葱葱,万物竞发。土路两侧的农田里,农民们带着草帽,穿着灰黑长袖粗布对襟马褂,仔细的除去杂草。
    越近瓦窑村,就越感受不一样,除了王德明家,又多了几座青砖、青瓦的砖瓦房;就算是之前的土胚房,也都经过修补,仿佛打个颜色不一样的补丁,道路两侧也没有杂草,整个村里干净整洁。
    临近中午,家家户户的烟囱冒起袅袅炊烟一路打着招呼,停在家门前,赶车师傅看着三间明亮的大瓦房满眼羡慕,说道:“你们这几个村可真好!在咱们昌平都是有名的富裕村,好多姑娘都想嫁过来。”“哈


第170章 浪起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