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2章 能融进去么?  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2章 能融进去么?第(2/2)页
个榆木的圆桌和配套的椅子;红木板壁还在,后半间砌着炉子的屋子里,曾经两排并排当床睡觉的柜子,换成了两张榆木床,刚好给老太太马秀琴和常有蓉一人一张。
    里间的卧室里火炕已经干透了,还是老样子,炕罩、炕柜、落地柜;之前的书房也摆了两张床,这是给仁春和宜春睡觉的,还留了一个红木书桌。
    常有光娘仨的似喜似悲,从鼓楼的独门独院,搬到鼓楼东大街带五间铺面的大院子,到现在一大家子只能寄人篱下的挤在狭小的两间房里,连单独的房间都没有.可是经历过劳改后,也早早知道为了给老太太治病,阎宝珍卖掉仅存的两套院子,还能有现在这样的容身之所,已经是上天保佑。
    他们进局子的时候,家里就阎宝珍孤身一人带着三个孩子,最小的一个还刚刚出生,真的是孤儿寡母。
    要是没有王德明照应着,现在真说不定成什么样儿?估计勉强活着就不错了。
    想到这,马秀琴又感动的掉眼泪,“德明,婶子真的谢谢你!”
    “婶子,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您今儿也累一天了,先迷瞪会。”王德明抬手看了眼时间,快到下午4点,仁春和宜春快放学回来,自己得回小经厂把他们送过来。
    又指着后半间里的米缸和碗架,“米、面、油,菜、肉都有,晚饭您惦得的做。今晚孩子们吃好饭,我把孩子们送过来。”
    “不用不用,让伱姐和姐夫接回来就成。”
    “嗨,都成。我先走了。”
    晚上王德明把孩子们送过来,又给常有光和常有蓉两张轧钢厂的入职证明,到时候他们俩去街道进行登记后拿着街道的证明就可以去报到上班。
    王德明自讨对姐夫一家也算是仁至义尽,回报了当初自己孤身一人来京城上学时对自己的照顾。
    至于未来怎么样?谁知道呢?
    小经厂没了孩子们,重新恢复了以往的宁静,除了晚上。
    张寿春联合金毓晴、秦淮茹,只要身体允许,必定是三人联手征讨王德明,不把他榨干是绝对不让他下炕;即使是她自己身体不允许,也会在旁边摇旗呐喊就连张妈、白妈,也是时不时的在他耳边念叨着,家里现在缺孩子们的笑声可是王德明一直让张寿春三女再等等。他心里面还有疑虑未消,中药厂的股份永远像一座大山似的压在他的心头。
    即使公私合营后,自己是中药厂大股东的这件事上面是知道的,未来会不会被牵扯到呢?
    国庆之后,王府井服装协会中很多商人终于在印常荣的牵头下,以京城服装鞋帽公司的名义向政府打申请公私合营。
    与此同时,通过印常荣,汇聚到王德明手里的旧币也越来越多,都是一万一张面值的,总币值超过5亿,相当于500万。
    我的天!王德明暗暗咋舌,怪不得无论什么时候政府都想进行调动消费,这些人真的太TMD爱存钱了!
    你们有钱人,不使劲花销,光攒着有个什么劲儿?就喜欢看数字?听响?要知道京城此时的人均最低生活标准才TMD5块钱一个月,到60年代才涨到8块钱一个月。
    普通人能有个几十几百的存款就不错了这些人呢?光是王府井做服装生意的就轻轻松松的搞出来这么多!还不一定是全部。
    王德明可不相信他们会一股脑的把藏钱全部拿出来一次性的换掉又是带着四个重重的帆布袋,身上偷偷挂着长短枝,王德明再次踏上前往香江的旅程。
    还以为会跟上次一样,先乘坐铁路京汉线到武汉,再转车南下广州。
    没想到这次是天津直接出海坐船是了,咱们朝鲜战争胜利了渤海和东海的近海已经没有美帝的战舰来回游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